板垣征四郎看著黑夜遠方火光衝天,在看看炮彈急速減少,心裏那個肉痛,按照這樣的消耗,日本還沒幾下就破產了。
炮擊二十分鍾之後,從中國購買的坦克組成的坦克師,加上日本自己生產的坦克組成的坦克師團,一共三個,後麵跟著大量的的步兵浩浩蕩蕩的殺向美軍的陣地。
而火炮一部分繼續轟擊,一部分則開拔前進。
在劇烈的炮火下美澳聯軍死傷慘重,日軍輕易的攻占了美國的陣地,這個陣地他們打了一個月還沒有打下來,他們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沒想到幾天三下兩下就拿下了。
而戰爭還在繼續,裝甲部隊要趁著美軍還處於混亂期快速的拖進,奪取更多的陣地。
而美軍此時確實方寸大亂,兩三個月來,每次看著日軍端著三八大蓋衝上來送死,他們每次都是報以輕蔑的一笑,炮戰也打不過美軍,何況每次度被美國的飛機壓得抬不起頭,沒想到今天對方的炮火居然這麼猛烈。
特別是澳軍,他們也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跟在美國人後麵打打順風仗還可以,一旦遭受這麼巨大的打擊他們就崩潰了,此時到處是日本人哇啦哇啦的怪叫聲,聽的人慎得慌。
澳軍的潰退還影響了美軍,在西方如果打不過逃跑是不會遭受白眼的,投降也不會,再說這大黑夜的,他們有很多說辭,當然他們確實搞不清楚什麼情況。
通訊班用電話呼叫了轟炸機之後,也跟著撤退了。
美國的轟炸機在接到消息後很快就到來了,不過黑夜中他們也分不清誰是誰,因此隻能將炸彈大四的投到日軍的大後方。
一直到了臨近天亮,美軍才組織住潰退,漸漸的穩住了陣地,日本在多倫進攻未果之後也轉而修築戰壕。
這一戰,日本奪得了布羅肯希爾、奧古斯塔港和皮裏港,同時俘獲美澳軍2萬餘人,打死美澳軍1萬多人,可謂戰果輝煌,要知道這可是一晚上的結果,而真正開打才幾個小時罷了。
看著輝煌的戰果,那些巨額消耗的武器彈藥被板垣征四郎直接無視了,他第一次感覺到其實消耗再多也是值得的,難怪中國人在國家那麼弱小,工業基礎都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大理發展重工業,研發裝備了這麼多武器,算起來其實還是裝備這些大消耗的武器劃算。
板垣征四郎也終於知道為什麼中國軍隊在中蘇戰爭中勢如破竹了,據說消滅的蘇軍不下兩百萬,那是什麼概念,日軍在中國作戰五年,憑借優勢裝備,也不過打死中國軍隊兩百多萬而已,而中國軍隊裝備了這些武器在半年內就消滅了這麼多蘇軍,那是什麼樣的戰鬥力啊!
蘇軍是怎麼樣的戰鬥力,日本人都明白,在珍珠港事變之前,日本陸軍專門就南進和北進戰略的抉擇發動了一場對蘇聯的戰爭,當然那是因為陸軍支持北上,而海軍支持南下。
如果北上的話,戰爭的主力是陸軍,一旦獲得效益,功勞也是陸軍的,同時日本的資源也會朝陸軍傾斜。
如果是南進,不用說,好處自然是海軍的,日本的資源自然也是有限供應海軍。
日本海陸軍爭端字明治時期就開始了,誰也不服誰,所以日本陸軍想用對蘇戰爭的勝利來證明他們北進的戰略是對的,但是遺憾的是他們被蘇軍完爆了,因此至今日本陸軍對蘇軍都有陰影。
但是這樣一直部隊居然被中國軍隊打的落花流水,實在叫人不可思議。
中國軍隊是什麼養的戰鬥力,板垣征四郎最有發言權。
九一八事變,日軍幾千人趕著東北軍20多萬一路逃回了關內,1937年,板垣征四郎自己就指揮者一個師團兩萬人對忻口的中國軍隊20多萬人主動發起了進攻,中國軍隊愣是不敢進攻他,最後還在他的進攻下死傷了十餘萬人。
板垣征四郎腦袋有些混亂了,以前把自己打的落花流水的蘇軍如今被被自己打的亂花流水的中國軍隊打的落花流水。他並不認為是中國人有多麼的厲害,畢竟鄙視中國人幾十年了,所以他認為除了德國將蘇軍的精銳殲滅,大量的蘇軍被牽製在歐洲,留在亞洲的是老弱病殘之外,剩下的原因就是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太好了。
美國人厲害吧,在這樣的武器打擊下還不照樣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