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進攻西西伯利亞(2 / 2)

另外中國陸軍還可以越過烏拉爾山進攻歐洲,到時候憑借幾乎一片廢墟的中亞地區,蘇軍想要抵抗也沒有辦法了。

蘇聯現在僅有的一點點工業都集中烏拉爾山以西,季曼嶺左右的狹窄地區,如果西西伯利亞沒有了,那那片僅有的地方也不在安全,蘇聯將會徹底失去反攻的基本,不得不寄在美國人的籬下。

斯大林不能容忍,所有的蘇聯人度不能容忍,但是他們現在該怎麼辦呢?中國軍力的強大,火力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蘇聯信奉大炮主義,但是中國人信奉飛機主義,大炮那裏能跟飛機抗衡,這麼久的戰爭他們就吃了無數次的虧,中亞岌岌可危,顯然不能抽出兵力去支援西西伯利亞,中亞和西伯利亞同樣的重要,失去了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對蘇聯造成無可估量的傷害。

目前盟國援助的物資一方麵是從北冰洋的巴倫支海運到蘇聯,另一個就是中亞地區了,如果中亞沒了,那麼蘇聯隻有科拉半島的摩爾曼斯克一個不凍港運輸物資,但是這那裏夠呢,現在蘇聯需要援助的不單單是武器彈藥和醫藥品,還有成千上萬的難民的糧食。

中國軍隊現在發動進攻中亞,恐怕就是看到了這一點至於之前不發動恐怕是鐵路沒有修通,後勤難以保障。

而新西伯利亞工業區雖然被炸的滿目蒼夷,但是巷戰一直是蘇軍的強項,如果抽出大量的兵力去西伯利亞,那就容易被中國軍隊突破,而且這裏一旦失守,中國軍隊就可以從這裏威脅到中亞和西西伯利亞。

可是說中亞、新西伯利亞工業區和西西伯利亞那一塊地方都是不容有失的。

葉尼塞河至鄂畢河之間是西西伯利亞平原,同時也是一片巨大的沼澤地帶,加之氣候寒冷等原因,這裏的人口並不多,蘇軍也沒辦法駐紮更多的防禦軍隊,壓根就沒辦解決後勤的問題。

中國軍隊在飛機的掩護下進攻非常順利,當然這也是之前情報工作做的好,雖然中國軍隊從未抵達過這裏,但是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空軍利用航拍繪製了大量的地圖,加上德國提供的地圖,還有當地的土著帶路,使得中國軍隊進攻很是順利,蘇軍不堪一擊,道路熟悉,很快就有十多萬軍隊渡過了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西岸的圖魯漢斯克、科姆薩、科利丘姆相繼被攻占。

指揮這一次戰役的是白崇禧,說實話在廣西長大的他還真的不太適應這裏的環境,此時這裏已經蠻冷的了。

但是看著蘇軍被打的落花流水,他又為國家開拓了這麼大片的領土,立馬讓他發自內心的溫暖,快要到來的嚴寒立馬被忘記了。

不過其實也沒什麼怕的,畢竟現在戰事對於中國來說非常的有利,物資充分,補給也非常的便利,完全不用擔心缺乏物資什麼的。

部隊沒有遇到什麼大規模的抵抗,在葉尼塞河至鄂畢河之間的官大平原沼澤上沒有大型的城市,都是一些小鎮,空軍轟炸一下,當地的蘇俄人立馬做鳥獸散了,甚至還不需要空軍轟炸,隻要讓軍隊灑下一些傳單,告訴他們天朝大軍要來了,所有非土著自覺離開。

很多從中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逃來的蘇聯人雖然不憤中國軍隊的做法,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慶幸遇到的是中國軍隊,要是德國人早就殺死他們了,這喜人大多經曆過當年沙俄和蘇聯羞辱中國軍隊的時代,那個時候他們的軍隊殺了多少中國人,可以說對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國軍隊隻是驅趕他們離開已經仁義的不能再仁義了,換做是他們估計早就大開殺戒了。

至於離開之後的生存問題,就不是現在考慮的問題,隻要能活著,總有解決生存的辦法,如果人現在就死了,那就徹底沒有希望了,於是這些人立馬騎上他們的馬或者驢子帶上吃的和錢財離開了。

自從中國軍隊不容忍他們,驅趕他們之後,原本還想抵抗的,但是發現壓根就沒有希望,那些抵抗的人很快就被消滅了,因此這些人為了逃命優先選擇使得掠奪交通工具,當然特別是牲畜類的,其次才是汽車什麼的,隻是這種東西雖然可以裝在很多用品,但是跑起來不如牲畜方便,這裏的交通可不如歐洲那麼便利,到處是馬路,另外這裏也非常難補充油料,一旦沒有油料,他們就隻能放棄改為步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