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蘇軍雖然沒有死,但是早已殘廢,他們被大炮震得暈暈乎乎的,能在那麼高強度的炮擊下活下來已經是個奇跡了。
看著中國軍隊幾個人進入陣地,隨著偶爾的槍聲想起,北岸的蘇軍心裏哇涼哇涼的,炮兵們十分的想開炮,但是被製止了。
很明顯,進入陣地的中國軍隊並不多,可以說寥寥無幾,就算炮擊也打不死幾個,反而會浪費炮彈。另外就是會暴露炮兵陣地,這樣就很危險了,肯定會招致中國軍隊的火力打擊。
在中國控製的那座大橋那邊戰鬥依舊很激烈,蘇軍屢次想炸毀大橋,但是都不能成功,他們的飛機被中國的空軍牽製著,戴安瀾在這裏還擺了兩個防空營防禦。
而蘇軍的火炮想要摧毀這裏也是沒有可能,中國軍隊不但占據這大提,而且在北岸還占據了一塊。
這裏南北已經非常寬了,蘇軍火炮的瞄準很難,另外就是中國軍隊正在北岸沿著河擺了一個火箭炮師正在猛轟一切有可能隱藏蘇軍火炮的地方,空軍也有在蘇軍的陣地上投下炸彈,昨晚的直升機也這麼幹過,所以蘇軍的目的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得逞。
盡管中國軍隊依舊被阻擋在一塊北岸不大的地方,但是這塊地方加上那座大橋一直是困擾蘇軍的噩夢,他們就像一根巨大的魚刺插在蘇軍的喉嚨。
蘇軍每次都想奪取,但是卻不能成攻,沒有製空權,他們的炮兵不敢亂出來,雖然雙方的飛機都在視線範圍內,但是中國軍隊還有直升機這種恐怖的東西存在,這種東西的存在也是隨時可摧毀蘇軍的炮兵,跑又跑不過,防空部隊的數量也是有限的,而且如果中國軍隊舍得換,那麼他們的火炮一樣是完蛋。
摧不毀大橋其實才是最重要的,蘇軍雖然覺得摧毀了大橋,中國軍隊也可以通過直升機運送物資,但是同樣那種情況又不一樣,大橋的存在讓中國軍隊可以隨時隨地無限製的運送兵員和物資,要是能摧毀大橋,那麼直升機的容量有限,必然限製中國軍隊,蘇軍可以趁機一舉將北岸的中國軍隊殲滅。
隻要把中國軍隊阻擋在南岸,蘇軍包括高爾察克認為這裏將是第二個莫斯科,隨後中國軍隊就像德軍一樣越來越不行了,等到德國投降,或者蘇聯在西線掌握戰爭主動權,那麼他們就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這裏,最終擊潰中國軍隊,拿下外蒙、遠東、東北、華北……
不過他們也隻能想想,莫斯科那種幾百萬人的城市豈是伊爾庫茨克這種60萬人口所能比擬的,雖然城市還算堅固,但是太小了,沒有戰略縱深。
根據王漢章指定的計劃,根據分析歐洲德國同蘇軍作戰的經驗和總結,戴安瀾並沒有打算跟蘇軍進行逐屋爭奪戰,雖然王漢章很希望得到這個城市的設備,但是這裏恐怕已經被搬空了。
另外就算拿下來恐怕也沒什麼能用的完好設備,另外就是王漢章並不希望用人命去換這些,人命才是最寶貴的,何況在亞洲在歐洲還有那麼多城市,全部走德軍的老路那中國有幾億人也頂不住,另外就是逐屋奪取太浪費時間了,現在歐洲戰局已經變化,要是不控製時間節奏,很可能會輸掉戰爭,到時候中國會慘成什麼樣子就很難說了。
南岸的蘇軍被全殲之後,戴安瀾命令高吉人軍越過大橋在直升機部隊的掩護下進攻伊爾庫茨克主城區。
火炮並沒有閑著,他們要做的就是摧毀每一棟房屋,爭取早點拿下伊爾庫茨克。
從戰略上看,隻要拿下伊爾庫茨克,那麼在中西伯利亞蘇軍就無險可守,他們不得不完全退回西西伯利亞,他們織女呢個據守蘇聯在亞洲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西伯利亞工業基地,這裏的城市成片,又集中,每坐大城都比伊爾克茨克先進、大,而且還可以相互支援。
而對於中國來說,隻要伊爾庫茨克拿下,那麼中國就算是得到了葉尼塞河以東的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想起這裏的自然資源,地底下的礦產資源怎麼能叫人不激動。
當然王漢章的野心字不會限製在這裏,蘇聯要是存活下來,那麼他們就會以西伯利亞工業中心為基地可以集中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軍隊反攻,這樣中國在戰略上是很吃虧的,所以王漢章當然要繼續努力,拿下西伯利亞工業中心,拿下中亞和整個西伯利亞,將歐洲人趕回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