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占領咽喉(1 / 2)

不多時,第二批5架直升飛機攜帶了五十公斤的燃燒炸彈前來支援,這些炸彈是定製的那種。王漢章後世看過無數的影視劇,特別是是好萊塢的,那些層出不窮的炸彈總是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

很快飛機飛臨半山腰的蘇軍壕溝上空,蘇軍見勢立馬將一部分火力集中攻擊飛機,盡管那些步槍的子彈打在飛機上很徒勞。

蘇軍的陣地上沒有高射炮或者是其他專業的防空武器,因此在中國飛行員熟練的駕駛之下蘇軍的子彈隻是給飛行造成了一些幹擾,並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

直升機上的通用機槍在艙門那裏朝蘇軍的陣地上瘋狂的發泄子彈,蘇軍各個避之不及,一群人不是狼狽的趴進戰壕就是被高速射來的子彈打到。

幾分鍾之後直升機將攜帶的燃燒彈投進戰壕,燃燒彈落地的那一刻,爆炸燃燒的火焰像四處噴去,即便是躲在戰壕裏的蘇軍也被烈火淹沒。一時沒死的蘇軍渾身是火,然後在地上嘶喊著打滾,飛行員們都不忍心看了,但是蘇軍的翻滾是徒勞的,他們沒幾秒鍾就被燒死燒焦了。

突擊隊員們看著這一切很慶幸,幸虧敵人沒有這些武器,要不然被燒的就是自己了,他們一部分人趁勢而上,不過戰壕裏還是火,他們還不能進入戰壕,不過陣地上的蘇軍很快被陸空兩軍聯合消滅了。

外圍的蘇軍從望遠鏡內看著這一切心裏著急,但是那也沒用,他們被阻擊在外圍不能前進一步,中國軍隊的火力實在太猛了。

外圍繼續在戰鬥,而裏麵則逐漸穩定下來,隨後又有一批士兵乘坐直升機抵達,他們的力量進一步得到加強,同時還有大量的重武器也被運抵,外圍的蘇軍逐漸被擊退、撤退。

其他各地的部隊大多也跟這個差不多,武器上的優勢,訓練有素的士兵,帶來了不一樣的戰果,至少初次交鋒是占有優勢的。

蘇軍的防禦完全是針對蒙古作戰的經驗得來的,要是中國軍隊真的按照那種打法,那麼蘇軍的陣線絕對能非常大程度的殺傷中國士兵,中國軍隊沒前進一部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蘇軍的防線是沿著東西薩彥嶺一直延伸到貝加爾湖,進攻的中國軍隊必須越過這些不利的地形才行。

作為進攻的中國軍隊其實並不占有多大的優勢,中國方麵受製於後勤的壓力,所以進攻的部隊並不多,更多的是從事運輸。

開戰兩天,盡管中國軍隊投入了直升機這種先進的武器,但是進展順利的隻有外興安嶺地區的軍隊。

不過這裏的軍隊之所以進展順利,並不是因為這裏的軍隊比其他地方的軍隊戰鬥力更強,而是因為斯大林沒有在這裏安排多少守軍。

自從領土交換後,貝加爾湖以東的領土和鐵路全部歸屬中國,沒有了鐵路,東西伯利亞駐守再多的軍隊也守不住,中國軍隊隻要圍困這些蘇軍,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消滅他們。

斯大林不是不知道遠東對於東西伯利亞和勘察加地區的重要性,隻不過兩害取其輕。中國如果真的跟蘇聯爆發戰爭,那麼應當優先保住中亞和西西伯利亞的工業區,隻有這樣蘇聯才有希望。

如果不保住這裏,不做領土交換,那麼很可能亞洲之地會全麵失守。現在這樣把新疆的中國部隊卡在山東邊,要是不做領土交換的話,中國軍隊就可以直接駐紮在中亞的平原上,這裏地形開闊,非常利於進攻,到時候真的打起來肯定對蘇聯不利。

中國軍隊要想繼續進攻西西伯利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拿下西伯利亞的鐵路,隻有拿下西伯利亞的鐵路,中國軍隊的後勤才能得到保證,否則隻能是小打小鬧。

王漢章在怎麼努力,在怎麼從德國弄來援助,但是都不是成品,有技術也需要時間消化,中國此時並沒有什麼人才,有一點也是半桶水或者還沒有半桶水,任何人站在王漢章的位置都會知道王漢章的難處。

德國人給的技術總是苦於沒有人手,這不單單是科研人員,還有就是技術工人,有生產線,但是沒有人你呢個生產,能操作這些設備,所以也生產不出來東西。

之前中國隻能生產最基本的步槍,就是這樣還有些東西製造不合格等問題,至於坦克,飛機大炮就別提了。

此時王漢章雖然很努力,華夏所有的力都調動了,但是汽車、坦克等數量依舊不多,好在王漢章從德國一船一船的拉那些有技術的猶太人過來,否則連今天這種局麵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