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外交發布會被顧維鈞成功的移花接木了,盡管顧維鈞的想法也是王漢章的想法,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實際上沒有直接的證據,這就經不起任何的推敲,王漢章也不知道戰爭最後會走向何方,但是西伯利亞那麼肥沃的地方,又在後院不拿下來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何況掌握在一個侵略成性,還跟中國是世仇的國家手中叫人怎麼能放心呢。
顧維鈞的話很快在世界上各國引起了討論,波蘭人發現事實可能真的像中國人說的那樣,實際上他們對於蘇聯在背後痛下殺手也是極為的不滿,可是他們有沒有辦法,一個流亡政府沒有盟國的支持什麼也做不了。
在美國,羅斯福剛剛跟政府的幾個高官討論了關於中國進攻蘇聯的問題,他們一時也拿不定注意,如果沒有中國參戰,那麼軸心國失敗是必然的,但是中國參戰,打擊的蘇聯,那麼蘇聯恐怕難以支撐到盟軍擊敗德國,目前德軍在蘇聯境內有五百萬大軍,這不是說殲滅就能殲滅的。
中國參戰之後,德國人定然會全力配合殲滅蘇俄,然後主力東調跟盟軍決戰,羅斯福想起德軍七八百萬大軍就大感頭疼。
此時的德國實力依舊強勁,希特勒為首的德國政府並不認為自己要失敗了,加上中國對蘇聯參戰,那那些有些喪氣的德國人,或者說失敗論者會重新煥發出自信,這也是非常可怕的。
中國的參戰影響太大了,不過今天中國的外交部長表示隻是針對蘇聯,並不針對盟國其他國家,現在街麵上到處議論,這其實給羅斯福政府出了非常大的一個難題。
從整體上看,中國打擊蘇聯很明顯傷害到了美國的利益,唇亡齒寒,沒了蘇聯的牽製,到時候德國必然會重新奪取法國,統一歐洲,然後就要對美洲下手了。
今天中國明確表示不針對美國等盟國,純屬中蘇兩國的個人恩怨,如果美國強行對中國宣戰其實隻能從道義上支援蘇聯,美國和中國之間還隔著日本這個美國的強勁對手,根本無法實質上對中國構成威脅,反而會逼迫中國徹底加入軸心國,萬一蘇聯最終難逃這一劫,那麼美國到時候就得從東西兩線對抗軸心國了。
蘇聯一旦失敗,難麼盟國就得退守美洲,亞歐非三大陸成為軸心國的地盤,羅斯福怎麼想也想不出到時候應該怎麼樣對抗軸心國了。
如果中國直接加入軸心國,對盟國宣戰其實比現在還要好一點,現在要是不對中國宣戰,一定會讓蘇聯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宣戰吧,民間恐怕有很多法對的力量,當然主要是宣戰後,似乎也沒有什麼好處。“狡猾的中國人,”羅斯福在心裏抱怨了一句。
英國首相此時也跟英王在交換意見,事實上,他們對中國,不,應該是華人沒有任何好感,當年的羞辱他們依舊沒有忘記,他們到時候沒有那麼多考慮,宣不宣戰,中國都不可能威脅到英國的本土,但是中國周邊的殖民地就要遭殃了。
經過最後的商量,他們決定以不變應萬變,先等美國人的態度,美國人怎麼做英國就這麼做。
“蒼天啊,大地啊,中國人終於參戰了!”希特勒在心中呐喊,他等了多久了,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中國參戰了,那麼一切也就停不下來了,直到蘇聯被打垮為止。此時希特勒也不得不為自己的當初的英明決定而自豪。
當初就是應為自己決定援助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技術設備,還有大量的人才,盡管那些人才是猶太人,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中國參戰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要不然中國缺少技術,沒有什麼好裝備,那麼中國今天恐怕就沒有膽量對蘇聯宣戰了。
相比之下,他對於自己的軍隊十分的不滿,法國居然失陷了,現在盟國的飛機從法國起飛,隨時隨地轟炸德國,希特勒不得不抽出大量的飛機和防空武器防衛本土的天空。
打蘇聯,蘇聯占據地利優勢和人口優勢,一時半會打不下來。打美國為首的盟軍,裝備遠遠不及美國,另外在軍隊的數量上相差太遠,現在抽調軍隊過來又來不及,而且還會影響東線的戰略。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西線以防禦為主,東線繼續全力進攻,中國參戰之後,蘇聯就沒有穩固的大後方,在亞洲的區域都處於中國的作戰半徑,希特勒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打垮蘇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