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法蘭西複國(2 / 2)

瑟堡雖被占領,卻已是一片廢墟。早在6月7日,也就是盟軍登陸的第二天,德軍就預料到盟軍必將奪取瑟堡,立即開始有計劃毀掉瑟堡,碼頭、防波堤、起重機等港口設備都被一一炸毀,港口水域裏遍布水雷,還用沉船堵塞航道。美軍的一位工兵專家看了瑟堡的毀壞情況,認為是“曆史上最周密、最徹底的破壞。”盟軍一占領瑟堡就派出大批工兵、打撈分隊、掃雷艦艇進行清除工作,足足花了三個星期,掃除133枚水雷,打撈起20艘沉船,這才恢複了瑟堡港口的吞吐能力。7月16日,盟軍從瑟堡卸下第一艘運輸船物資。7月底,瑟堡日卸貨量已達8500噸。到9月日卸貨量又上升到1.7萬噸。再經三個月的努力,使瑟堡的卸載能力僅次於馬賽,成為盟軍在歐洲的第二大港。截至1944年底,共有2137艘運輸船進入瑟堡,總卸貨量達282.6萬噸。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就在美軍攻占瑟堡的同時,蒙哥馬利指揮英軍第2集團軍,於6月26日以4個師的兵力發起代號為“埃普索姆賽馬場”的作戰,猛攻卡昂。於當天中午攻占舍克斯,並繼續向前推進,但在左右兩翼都受到德軍黨衛軍第12裝甲師的堅決反擊,前進非常艱難。6月27日,英軍經一番苦戰,擊退德軍的反擊,占領勞良,先頭部隊第11裝甲師控製了奧登河上的橋梁。6月28日,英軍主力渡過奧登河,建立起正麵寬3650米,縱深900米的橋頭陣地。6月29日,德軍集中5個裝甲師發起反擊,盟軍的空軍乘著天氣晴朗的有利條件大舉出動,對德軍裝甲部隊實施了極其猛烈的轟炸,瓦解了德軍的攻勢。英軍第11裝甲師乘機占領卡昂西南的戰略要地112高地。德軍深知112高地的重要價值,隨即組織多次反撲,但均未得手。6月30日,德軍集中所有炮火,全力炮擊112高地,在猛烈炮擊下,英軍難以堅守,隻好放棄112高地撤到奧登河岸邊。德軍雖奪回了112高地。但一直在盟國空軍的猛烈打擊下,無法集中使用裝甲部隊,也就發揮不出裝甲部隊巨大的突擊威力,一般隻能使用200名步兵和15—20輛坦克組成小型戰鬥群進行短促出擊,難以取得勝利,加上幾天來坦克損失約100輛,又得不到補充,隆美爾為確保卡昂,隻好放棄外圍一些陣地,將全部900輛坦克中的700輛部署於卡昂近郊。盟軍在占領卡盧克機場後,再無力推進,雙方陷入對峙。

6月29日,隆美爾和龍德施泰特晉見希特勒,彙報了當前的戰局。希特勒對此大為不滿,調整了德軍西線高層指揮人事,以克盧格元帥取代龍德施泰特任西線總司令,埃伯巴赫取代馮·施韋彭格指揮西線裝甲部隊,並將所部改稱第5坦克集團軍,以黨衛軍上將豪瑟接替剛剛病故的多爾曼上將任第7集團軍司令。

7月1日,盟軍宣布“霸王”登陸作戰中的海軍作戰即“海王”作戰勝利結束。隨即撤銷東、西特混艦隊的番號,所屬艦艇一部分被調往地中海和太平洋。盟軍又在諾曼地新設立兩個海軍基地司令部,一個在瑟堡,一個在朱諾海灘的人工港,具體負責指揮調度人員、物資的運輸和卸載。

當然盟軍雖然暫時無力推進,但是這並不表示盟軍會放棄進攻,就低休整,盟軍不過是在運送兵力和物資到法國。

到七月初,盟軍已上陸25個師,其中13個美國師,11個英國師,1個加拿大師,共100萬人,56.7萬噸物資,17.2萬部車輛。盟軍仍覺得登陸灘頭太狹窄,便繼續擴大登陸場。美軍為保障日後能展開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取得有利的進攻出發陣地,美軍第1集團軍在攻占瑟堡後馬不停蹄立即揮師南下。

經過近一個月的大戰,盟軍宣布“霸王”登陸作戰勝利結束,法國似乎陷入了一陣難得的平靜,英美法紛紛發電慶祝勝利,同時慶幸華軍並沒有進攻蘇聯。

戴高樂在慶幸法國很快就要光複的同時,斯大林也是暗鬆一口氣,艱難的一個月算是熬過來了,他最擔心的就是這個月內中國會對他們作戰,現在盟軍在法國站穩了腳跟,相信中國是可以看得清形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