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章現在有了一個新的願望就是至少把波斯(伊朗)、裏海、烏拉爾河、烏拉爾山納入華夏民族的的勢力範圍,印度王漢章打算直接占了,當然還要看具體情況,但是恒河以北王漢章是占定了。
拿下恒河以北之後,從中東的石油就可以直接從這裏修管道運輸過來,而不需要繞過青藏高原或者不安全的海運。
當然占了印度是最理想的,要不然留著始終是一個禍害。
圍繞印度大瘟疫的口水戰還在繼續,但是太平洋和歐洲的戰火並沒有因此平息下來,日本人看印度的瘟疫如此的洶湧,找了個借口,把軍隊撤到了幾塊沿海的單獨地區,並且接管了當地的軍政,美其名曰“防止瘟疫擴散到這邊,當地人早就被瘟疫嚇破了膽,看著日本人如同看見救星一般,歡迎還來不及呢,哪裏會反對日本人接管當地的軍政。
尼赫魯此時焦頭爛額,雖然對日本人的行為十分不滿,但是現在他已經沒有能力抗衡日本人了,甚至還需要日本人的大力支持。
印度的瘟疫讓731石井部隊的大大的興奮,他們沒想到自己研究的成果居然會有這麼大的威力,印度北部現在到處都是瘟疫,而且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去。
他們並不知道這次瘟疫還有英國人的參與,當然英國人也不知道有日本人在參與,他們都一直認為是自己的細菌武器在印度的某個環境下發生了特殊的事情,所以變得如此的厲害。不過不管怎麼說,他們的目的都達到了。
王漢章此時回到秦國,著手安排相關,事宜,秦國本土目前擁有兵力60萬,部署在新加坡、雅魯藏布江流域等廣大地區
同時還有一支50萬人的建設大軍,雖然不是正規軍編製,但是全部是由當初修築鐵路的工人而來,他們將會繼續在秦國參與基礎性建設,修築公路和鐵路還有修築軍事基地。
王漢章把他們集中起來就是為了需要的時候可以立即組織起一直大軍。秦國的海軍雖說是亞洲第二(第一是日本),但是力量比起日本相差的十萬八千裏,而且現在在印度洋上也就隻有日本有能力進攻秦國,恰恰也就是他可能會隨時進攻秦國,所以王漢章不得不在海軍力量弱小的時候加強陸軍和空軍。
隨著眾多的兵工廠投入實用,目前秦國已經有一般軍隊換裝了了突擊步槍,當然這主要是要給中國的軍隊換裝,要不然秦國已經換裝完畢了。
現在擁有一支30萬人的全自動化的軍隊,王漢章相信就小日本那點火力想要打過來也沒有那麼容易,何況秦國的空軍現在擁有戰鬥機450架,轟炸機也有200架,還有魚雷攻擊機也有一百多架,空中力量也不容小視。
原本應該有限裝備中國國防軍和駐紮在北方的軍隊,但是王漢章認為如果和蘇聯開戰,日本指不定會過來咬傷華夏一口,所以必須有一個穩定的東南方,隻有秦國和大理國穩定,那麼中國的西南腹地才會安定,中國才能集中力量對付蘇聯。
眼下在中國的投入的兵工廠陸陸續續的開工,雖然是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但是民生卻沒有下降,將輕工業交給民間之後,又沒有外國資本的擦和,民族資本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動力,大量的產品火熱暢銷,總體上還是供不應求。
而大量的無土農民則被安置到了中南半島,感謝法國人當年修築的鐵路,火車從中國一火車一火車的拉人過去,就像當年張作霖從關內往東北拉人一樣,現在往大理已經遷移了2000萬人,有了這些人,龍雲終於可以安心了,現在在大理從中國遷移過來的人已經超過了一半。
而大規模的移民也被終止了,這大半年來,為了移民,為了徹底占據這片領土,為了不讓人輕易奪走這片領土,華夏三國可是耗費了無數的人力、財力、物力。
秦國為此終止了大規模的移民,因為要將大部分糧食供應給移民到大理的人,同時還要生產大齡的藥品,以便很多人水土不服得不到救治,索性一切都挺過來了。
秦國和大理國大規模的移民將中國大約4500萬的農民遷移到了中南半島,這給中國減少了無數的麻煩,這些人在之前基本上都是靠租種地主的一些田地過活,甚至很多人家中都餓死過人,沒有餓死的在來之前都瘦的皮包骨頭。大移民後這些人一走,不但減少了生存的壓力,同時還為沒走的人騰出了生存的空間,他們也有更多的土地中,國家現在又提倡限租限息,同時全國各地都在進行大建設,需要大量的壯勞力,打工可以賺到很不錯的收入,他們不用被限製在土地上,因此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中國政府自然也就沒有了那麼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