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資源無比豐富,如果王漢章隻是拿回來江東十六屯,外興安嶺以南的故地,但是等蘇俄回過味來,加上西伯利亞的資源和歐洲工業的支持,武力打過來,那中國目前的狀況還真的說不好能不能抵擋的住。
就算抵擋住了,北方那個威脅永遠存在,加上還有日本這個威脅,西南有英美的威脅,那華夏就永遠處於包圍之中。另外原來滿清的國土加上現在東南半島,看起來大,但是對於一個擁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華夏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何況四周全部是打壓你的,時時刻刻想滅亡你的敵人,沒有資源,特別是缺乏現代工業必須的石油資源,華夏想發展起來也不可能,人家隻要封鎖你個幾十年,到時候四周二等敵人一起來,那麼華夏不會象這次還能有機會崛起了,敵人們一定會把華夏徹底幹掉的。
但是有了西伯利亞就不一樣,將蘇俄趕回歐洲之後,蘇俄甚至直接滅亡了,就損到時候德國會威脅到中國,但是兩國並無血海深仇,所以德國控製烏拉爾山脈以西的地方,絕對比蘇俄更加的安全。王漢章寧可跟德國做鄰居,也不願意和俄國做鄰居。
另一方麵中亞在手,那麼王漢章就可以用管道把中東的石油輸進華夏,就算戰爭時期沒有,那麼中亞,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油也是豐富無比的,足夠華夏發展用了。還有其他資源,蘇俄為什麼在後世在西方的封鎖下能夠支撐那麼久不就是中亞,西伯利亞的什麼都不缺嗎,要不是蘇俄內部出現問題,就算永遠不跟其他地方發生關係,蘇俄也不會解體,也不會被武裝顛覆。
從後世的經驗來看,蘇俄解體後,基督世界立馬把華夏當成了首要敵人,恨不得滅之而後快,後世華夏除了不缺基本勞動力其他什麼都缺,所以什麼都受到限製,周圍全部是敵人、白眼狼,所以王漢章非常的渴望南下中亞和西伯利亞,那樣就算被封鎖,有了西伯利亞的資源,華夏就可以自成一個體係,有了中亞在手,華夏可以隨時支持伊斯蘭反抗基督世界,同時還可以從伊朗,伊拉克用管道獲取石油,而不用不安全的輪船,要不然一旦被封鎖,就完蛋了,汽車開不動,飛機上不了天,最後隻能被人宰殺。
王漢章現在是那樣做都覺得很雞肋,要是跟日本繼續打下去,那麼就可能錯失了收複被蘇俄占據的數百萬平方公裏的領土,更別說奪取西伯利亞和中亞,將歐洲人趕回歐洲了,當然好處是能夠狠狠的將小日本徹底打死,以後再也不能威脅華夏了,不過這樣一來,在今後的全球格局上,華夏將永遠處於被動,雖然王漢章穿越回來的那個世界的美國已經在準備移民火星,但是移民之後麵臨什麼樣的問題都還沒有暴露出來,至少還沒有確切的說話說可以將火星的環境改造的跟地球一樣,同時就算能,那麼需要多久了,一百年還是兩百年,還是更長。
另外就算就算可以在幾年中改造好,那麼除非華夏能夠領先西方國家幾十年,然後才有機會徹底將火星控製在華夏的手中,但是顯然是不可能的,王漢章沒有外星人幫忙,自己對基本的突擊步槍也是知道一點點,飛機、坦克什麼的一竅不通,更別說太空的東西了,因此王漢章就算知道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限於華夏凋零的人才,怎麼努力也不會跟西方拉開很大的距離。
一方麵是留著日本這個禍害,然後全力進攻蘇俄奪取西伯利亞和中亞,但是贏了,華夏將永遠屹立在東方,成為世界的一極,同時沒準還能找到機會收拾小日本。輸了,情況就很多,周圍的敵人可能聯合發難滅亡華夏也不是不可能。第二種就是繼續和日本作戰,將所有的怒火發泄到鬼子身上,好的話能夠奪取東南亞包括印尼、菲律賓在內的領土,或許還有機會收回被蘇俄占據的領土。
雖然後麵的方案保守一些,能夠確保勝利,但是王漢章還是不想選擇這個方案,王漢章現在猶豫的原因是這次放過鬼子,那麼就未必有機會為那死難的幾千萬軍民報仇了。
王漢章內心苦苦的掙紮之後,終於下定決定,可以的話,暫時放過日本,報仇以後找機會,否則就算打贏了日本,華夏也將永遠被壓製,那民族也永無出頭之日,然後再西方的垃圾文化中,培養了一群又一群的腦殘華夏人,雖然還留著炎黃子孫的血,但是已經是行屍走肉了,後世王漢章就領教過了,王漢章不想華夏再走老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