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德國人的抉擇(1 / 2)

漢斯再一次將所獲得的技術和情報迅速的上報了德國本部,火箭筒的技術實在太簡單了,根本不需要將原來的圖紙交給德國,漢斯知道這個東西隻要形容一下德國就可以知道出來,不過漢斯還是把圖紙讓人秘密的帶回德國,有個原版的總要好一點。

不過德國確實不需要那個,接到電報的德國情報部很快就將漢斯對火箭筒的描繪上報給軍工部門,找來火炮專家進行仿製。

漢斯描繪的非常的詳細,德國科研人員隻用了三天就研製出一具合格的火箭筒,但是他們的穿甲彈則比王漢章的穿甲彈威力大得多,這個沒辦法,德國的科技什麼水平,王漢章的科技什麼水平啊!

德國軍工實驗之後,發現這款武器實在是物美價廉質優的好武器,如今德國的資源匱乏,現在有了這樣的武器,德國一下子就可以節省很多不必要的寶貴資源,然後生產其他必須的東西,根據德國專家的預測,目前他們的火箭筒可以對付現有的任何一輛坦克裝甲車,不過這個武器的唯一缺點是射程太近,不過在戰場上現在遭遇戰很多,另外在缺乏戰防炮、反坦克炮的時候,隻要接近敵人坦克兩百米就可以摧毀敵人的坦克,而且還方便己方人員撤退,這武器是個小孩也拿得動,射程的問題完全可以被忽略。

火箭筒的成功,軍工部門照例要上報批準生產,德國科學家們毫不保留的讚譽火箭筒,認為這是一筐物美價廉質優的好武器,另外還描繪了他現在的前景和未來的前景,總之對於資源缺乏的德國來說這事一款經濟適用的優良武器。

火箭筒的出現驚動了希特勒,德國的資源缺乏他心裏是有數的,現在突然出現這麼一款武器,他非常的高興,一定要親自觀看演習。

很快德國軍工部門就將一具60毫米、一具75毫米的火箭筒和若幹炮彈送至狼堡,希特勒在顯示觀看了實驗員的演習。

隨著一聲響,一輛三號坦克被擊毀,希特勒沒想到這個看起來那麼不起眼的東西竟然輕易的摧毀了三號坦克,要知道這可是德軍裝備最多的坦克,一輛耗費無數工時和無數鋼鐵的坦克就這麼被輕易的摧毀了,這讓在場的德國軍人感受到科技力量的強大。他們相信這款武器一定會讓盟國吃不了兜著走。

實驗很成功,技術人員就開始講解火箭筒,德國也隻有60毫米和75毫米的火箭筒,但是這對王漢章來說暫時已經足夠了,日本的坦克裝甲厚度沒有超過三十毫米的,本來隻要研製40毫米的就足夠對付日本坦克裝甲車了,不過因為日本在中國修築了大量的炮樓和碉堡,中國軍隊和秦軍並沒有足夠的火炮,特別是中國軍隊缺乏攻堅的火炮,王漢章可沒有自大到以後中國的兩百萬日軍全部由三十萬遠征軍和50萬秦軍來解決,這明顯不現實。

而60毫米和75毫米的火箭筒則可以對付得了日本人的炮樓,另外就是將來對蘇俄作戰,40毫米的火箭筒已經傷不了蘇俄的坦克,因此更大威力的火箭筒,王漢章認為一步到位比較好,至少以後不用重新生產了。

目前世界上的重型坦克裝甲也不過100毫米左右,隻要在炮彈上做文章,還是有辦法對付的,不過王漢章自然也會繼續研製更大威力,射程更遠的火箭筒了。

德國講解員說完後,受到希特勒的大加讚賞,不過講解員哪敢強情報部門的功勞啊,希姆萊什麼人,搶他的功勞不是找死嗎!

講解員道:“這個不是他的功勞,其實是根據情報部門送來的情報研製的,功勞是情報部門的。”

希特勒看了一眼希姆萊,希姆萊很得意的站出來道:“是的,元首,這事漢斯從秦國弄來的技術。”

希特勒沒想到這個不是德國人研製的東西,一看世情薄部門搞來的,他立馬感覺到應該是英美蘇的東西,貌似英美好像有這麼個東西。但是沒想到是秦國的,是那個一直要德國支援技術的秦國搞出來的。

希特勒不敢相信道:“秦國的?”

希姆萊道:“是的,元首,千真萬確是秦國的皇帝感謝我國對其大力支持,同時他認為這事一件非常優秀的武器,因此把技術給了我們。不過我局的功勞還是軍工部門的,畢竟圖紙和實物還在路上,但是漢斯認為技術十分的簡單,因此敘述了這款武器,想讓軍工根據形容盡快的製造出來用到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