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顯然被王漢章說服了,不服不行啊,之前不相信王漢章,所以秦國的皇位沒了,縱觀王漢章前後,這個世界上沒有比王漢章更靠譜的人了。
蔣介石這個時候也顧不得老臉道:“漢章,為了華夏民族,今天我蔣中正就陪你一起賭一把,不管他輸贏。”
王漢章知道蔣介石是答應了,不過王漢章還是寬慰道:“委座,沒那麼誇張,你這弄得好像要輸光你全部的身家似的,隻要在未來,您能全力配合我,那麼印尼是囊中之物了,絕對不會讓您失望的。”
蔣介石尷尬的笑了起來,“嗬嗬……嗬嗬……”
王漢章也跟著笑了起來。“哈哈……哈哈……”良久王漢章才道:“委座,為了能盡快的拿下印尼,至少要搶在美國人之前才行,所以海軍訓練必須盡快,您看海軍人員什麼時候可以來秦國?”
蔣介石道:“三天之內會陸續的過去。”
王漢章道:“好,另外航母需要優秀的飛行員才能在上麵起降,所以飛行員,您也安排一些過來吧,我的飛行員在陸地上還勉強,在航母上恐怕就不行了,何況我也沒有足夠的飛行員。”
蔣介石道:“沒問題,今後你要什麼,隻要我有,沒二話,立馬給。”
對於這次搞定蔣介石,王漢章十分的有把握,王漢章不相信隻要出點人就可以當皇帝,蔣介石會不動心。
跟蔣介石達成了協議,王漢章也輕鬆多了,以後蔣介石一定會唯王漢章馬首是瞻了,到時候在中國王漢章將有更大的權力,也能最大限度的集中華夏的力量將日將鬼子趕出中國。
蔣介石果真效率很高,三天內果然就有一批海軍人員過來,其中包括陳紹寬,而其他的人也在迅速的集結當中,頂多一個禮拜可以全部到齊。
王漢章和史迪威達成了協議,人員會先去印度接受軍艦然後在那邊訓練三個月,在把軍艦開回秦國,而那個時候,秦國的軍港也建設的差不多了,隻是功能沒有那麼齊全。
話說王漢章和美國達成共識之後,羅斯福才跟英國政府說這件事,雖然英國首相脾氣比較溫和,但是還是被羅斯福氣得要死,這麼大的事情,羅斯福居然不提前知會他一聲。
不過美國大使告訴艾德禮,如果事先告訴英國擔心英國的阻力非常的大,不過現在對英國來說也沒有影響,本來想要讓秦國出兵到印度打擊日軍,然後英美在印度脫身早日反攻歐洲,但是王漢章死活不去印度,擔心英國人像在原來緬甸時那樣算計秦軍。
艾德禮對此感到臉紅,不過很多事情不是他能改變的,再說王漢章不是也算計了英國一次嗎,差點把英國的內褲都當掉了。
不過秦國不會再來印度,艾德禮也放心多了,至於美國要再一次援助物資給秦國和中國,艾德禮也不得不接受,現在在亞洲能牽製日軍的也隻有華人了。
英國雖然嘴上說不行就丟掉本土去澳大利亞去加拿大,但是心裏卻不想那麼做,本土能守當然是守住比較好。
可是英國人又不想失去印度,所以隻能在拿下印度之後再去專心的處理歐洲的事務,而美國也擔心日本拿下印度之後還不滿足要進攻中東,要是真的那樣字,盟國就陷入了被動之中。
艾德禮和美國大使還有英王交還了一下意見,最後英國隻得妥協,隻要本土在,報仇總會有機會的,艾德利認為不能被仇恨蒙蔽的雙眼。
之前日本雖然沒有大規模的增加駐印日軍,但是卻幫助印度人建立了兵工廠,使得印度慢慢的可以生產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武器彈藥。
雙方都被大量的難民所牽製,所以都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戰役,因此大家都在積蓄實力,準備給對方最重要的一擊。
英美認為如果秦軍在亞洲發動大規模的攻勢,那麼日本肯定要先應付東亞大陸上的戰事。再加上美國在太平洋進攻,那麼日本不會再有很多力量派往印度支援印度,到時候英國就可以集中力量消滅日軍,平定印度人的叛亂。
英國人見已經無法阻止美國對華人的援助,因此也隻能積極的配合,希望王漢章能早日發動戰爭牽製日軍,那個時候英國也可以全力進攻印度,一舉拿下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