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沒事找事(1 / 2)

德國在漢斯的報告上交後,第一批技術設備和集合技術人員已經登船,他們很快就會抵達緬甸。

希特勒和希姆萊處於各種原因,他們都非常的看好、期待合作,特別是希姆萊,考慮的麵麵俱到。

在重慶,王漢章已經擁有五十萬全美式裝備的軍隊,讓蔣介石都不由得警惕起來,雖然都市新兵蛋子,軍官基本上都是之前遠征軍中下級的軍官或者老兵,但是五十萬大軍,王漢章一躍成為最大的軍閥,盡管之前王漢章表示要擁立蔣經國當皇帝,王漢章一直表現的也很好,但是作為上位者,下麵的人有實力跟中央叫板,在大度的人也不免猜疑。

蔣介石也派了很多人很王漢章,但是王漢章都市建立學校,讓這些人當教官,然後教王漢章的人,這讓蔣介石一時摸不著王漢章的脈,因為王漢章在運送武器糧食等物資上麵好不猶豫,答應的恨不得立馬就運到重慶。

蔣介石也知道很多勢力派係在拉攏王漢章,不過對蔣介石威脅最大的是何應欽,如今王漢章手掌五十萬大軍,還控製了緬甸這麼大的地盤,要兵有兵、要糧有糧,啥都不缺,要是有什麼野心或者倒向了政治對手,那就麻煩了。

蔣介石除了安插人之外也叫戴笠和中統安排人監視王漢章,不過目前並沒有發現王漢章倒向誰,似乎王漢章都自動疏遠任何勢力、派係。

而何應欽一直以為之前自己的作為到了收獲的時候,不過王漢章似乎疏遠他,安排的人也隻是進了學校教書,完全插不進軍隊和政務。

何應欽不知道王漢章是怎麼想的,要是王漢章倒向了蔣介石,還可以理解,可是王漢章沒有,而是對誰都疏遠,也不知道在想什麼,難道要做一個地方的軍閥。

何應欽不認為英國人是好欺負的,等歐洲戰事一結束,到時候英國肯定要把緬甸等地方收回去,現在王漢章這麼做已經完全和英國決裂了,王漢章要是不到向某一個勢力,恐怕到時候沒辦法應付英國人。

連德國都沒辦法對付英國人,王漢章在英國人麵前也隻有挨打的份了。

而他們不知道,王漢章就算沒有心為華夏崛起貢獻,也絕對不會相信他們會為了自己跟英國宣戰的,因此隻能依靠自己,尤其是自己有這個實力的時候。

在印度,英日雙方也非常的關注緬甸中國軍隊的動向,特別是王漢章,現在大家都知道奪取英國因帕爾地區的物資是王漢章的軍隊幹的,壓根就不是重慶政府,盡管現在重慶參與了分贓,但是英國人本能的把這一筆算在王漢章的頭上,當然今後除了要跟王漢章算賬,也會向中國連本帶利的討回來。

英國方麵對王漢章還有更為仇恨的是王漢章把他控製區的印度人驅趕離開,現在大量的印度人前往日占區和英戰區討生活,目前林林總總有幾百萬人,而且還在快速的增加。

雙方的兵力都在對峙當中,因此根本無法有效的遏製流民流向他們的控製區,而這些流民也是個麻煩,雙方現在都在大打溫情牌,籠絡印度的人心,所以殺又殺不得,隻能救濟了,這一下子就等於養了幾百萬部隊,英日雙方不得不忍著,同時大罵王漢章卑鄙無恥,另外就是在印度大肆宣傳王漢章的卑鄙行徑。

印度的局勢現在是,王漢章控製了恒河以北,戈西河以東的少量地區。日本人和尼赫魯的印度政府控製宋河和納爾默達河以南的領土,兩河以北的地區則掌控在英國人手中。

另外英國控製了卑微15度以南以班加羅爾為中心的地區,該線以北則為日本控製,同時日本還控製了孟買等地區。

日本現在也算是控製了印度的半壁江山了,隻是日本的兵力有限,現在一直在北線和英軍對峙,要不是日本獲得印度的民心,恐怕英國人已經突破了防線,慢慢的開始收複失地了。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而且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族也不占絕對的優勢,前期日軍進展巨大,還奪取了孟買,令英國震驚不已,加爾各答和孟買兩地地區是印度最富有的地區,度被日本控製,盡管英軍有大量的軍隊源源不斷的調往印度,但是多數還是其他地方的土著軍,隻不過軍官是英國人,英國實在沒有信心打敗日軍。

英軍到目前為止對日軍還沒有戰勝的例子,之前日軍表現出來的強悍的戰鬥力讓所有的英國人都膽寒,因此英國人的策略也偏向於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