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峰回路轉(1 / 2)

英國人突然殺回緬甸讓重慶政府也是大吃一驚,英國人之前在緬甸的所作所為,所有人心裏一清二楚,英國人絕對是禍害,來這麼多英國人,遠征軍恐怕要派四五個時去保護他們了。

7月4日王漢章也得到了消息,其實王漢章最擔心的就是英國人回來插一腳了,沒想到還真的來了。

英國人什麼貨色瞎子都知道,擁有逼日軍更為精良的武器,7、8萬人居然在馬來西亞被一個師團的日本鬼子給逼降了,無法想象,無法想像啊!

衛立煌來電詢問王漢章的意見之時,王漢章覺得英國人肯定是來攪局的,中日在緬甸的惡仗還不知道有多少,到時候要是還要照顧英國人的話,情況就不容樂觀了,本來中國軍隊的訓練水平就低,雖然武器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彈藥一直依靠進口,被英國人死死的攥在手裏,沒有彈藥的槍炮連燒火棍都不如。有什麼辦法,可是也不能為了那點人放棄

鑒於英國人之前屢屢出賣隊友,還有屢屢被少於己方幾倍的鬼子給圍住的沒有絲毫戰鬥力,王漢章覺得應該現在撇清幹係,萬一到時候有遇到這樣的事情,那麼中國軍隊不救就很麻煩了,武器彈藥被英國人控製,受製於人啊,也不知道老將有沒有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

王漢章思索之後給衛立煌發報,一個是讓在仁安羌一線防禦的第66軍不要把戰略位置交給英國人,就當英國人是來打醬油的,就當他們是空氣,其他一切岸既定的戰略行動,不要被英國人拖累。

第二個就是想英美等同盟國發報,先撇清幹係,萬一日本人幾十萬大軍前來進攻,中國軍隊的戰略部署不會為了英國人而改變,到時候英國人能逃命就逃,逃不了就自生自滅了。當然這些需要遠征軍去做,而不是交給重慶,總要誘人唱黑臉不是。

衛立煌雖然覺得這樣直接發報不好,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都是聰明人,王漢章這話已經很含蓄了,沒有把之前的英國人的種種劣跡說出來,衛立煌也隻能給英美幾國發報了。

英國人收到這樣的電報,每個人的臉都氣綠了,雖然已經夠含蓄的了,但是他們心虛啊!丘吉爾的看著印度總督發來的電報,臉色很難看,什麼時候大英帝國輪到黃皮膚猴子來指手畫腳的。

不過他好像搞錯了,中國不是要對他指手劃腳,而是不想因為他們而導致緬甸局勢的崩盤,誰叫英國人實在弱爆了。

而羅斯福收到遠征軍發的電報,心裏有種不詳的預感,其實他對於英國的所作所為也很不屑,當初屢次出賣別人,現在人家起死回生,你又跑回來,人家反感是正常的,英國人派那麼點人,明顯不是真心要幫助中國人的,誰都知道是想幹什麼。

不過羅斯福雖然知道,但是他還是得維護英國人,英國怎麼說也比中國重要的多,羅斯福讓人給重慶政府發報,希望雙方通力合作並暗示要是中國不管英國,那到時候會有很大的麻煩,雖然沒有說是來自英國的還是美國的,不過對於蔣介石來說,都不是好兆頭。

蔣介石這才不得不把王漢章的建議提上日程,自己沒有工業就是受製於人,之前蔣介石派了兩支探礦隊去,但是目前還沒有消息,蔣介石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要找到鐵礦。同時他讓夫人跟美國磋商支援生產設備,另外就是盡量讓英國人離開緬甸,因為英國人留下來除了壞事之外,不會有任何幫助。

宋美齡很快就跟英美磋商,不過他並沒有明確的說讓英國人離開,他也知道英國人擔心什麼,宋美齡向英美兩國建議讓英國派遣更多的部隊,最好有20萬,越多越好,早點反攻,打敗日本人,不過英國找各種理由推掉了。

而美國政府也在跟英國磋商多派人去緬甸,或者幹脆把人撤回印度防守,要是英國人同意派更多的部隊參與緬甸反攻,那麼美國在太平洋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同時能盡快的反攻日本本土。

要是英國人把部隊撤回印度,那麼也不會拖累中國軍隊,從而導致全盤失利,上次差一點就失去緬甸了,跟英國人有很大的關係,針對英國人擔心緬甸被中國占據,羅斯福提出讓中國簽署一分保證協議以保障英國人在緬甸利益,美國做擔保人。要不然日本進攻是遲早的事情,要是英印軍隊真的在出現被包圍的情況,中國軍隊很可能不會救援。

至於丘吉爾說英國控製了中國的物資,羅斯福則認為,中國要是惱羞成怒投降了日本,到時候別說緬甸,就連印度也未必守得住,日本很可能跟德國在中東會師,到時候英國有打算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