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大戰前夕(1 / 2)

美國人很快就回複了中國政府,決定全力支持中國繼續在緬甸作戰,美國政府並沒有絲毫的拖延,因為現在不是拖延的時候,萬一遲疑一下,中國很可能就會撤軍了。

蔣介石等人沒想到這次美國人這麼快就答應了,不過他還有一個眼中釘、肉中刺,那就是史迪威,史迪威在遠征軍沒有開赴之前,就來爭奪軍權,之間有發生了好多事情,一直令蔣介石很不爽,這些天史迪威在緬甸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公憤,英國人撤退,大家都認為史迪威事先知道,但是可以隱瞞遠征軍,當然這種出賣遠征軍,而且還是蔣介石最為器重的第五軍、第六軍的事情,自然是讓蔣介石忍無可忍,第五軍、第六軍可是老蔣的心頭肉,要不是緬甸實在太重要,誰願意拿出來啊,史迪威明顯不拿中國軍隊當回事,要是對英軍也是這樣一視同仁,他也就忍了,關鍵是史迪威沒有。

蔣介石認為趁著這個空檔把史迪威換下來最合適,於是他有法寶痛斥史迪威的一係列行為,在蔣介石心裏史迪威是自私、無能的代名詞。

羅斯福和馬歇爾看了一下蔣介石的要求,同時對照一下史迪威在緬甸的作為,覺得史迪威在這段時間雖然沒有做出什麼貢獻,不過一個光杆司令,很多事情由不得他,羅斯福也不會聽蔣介石等人的一片之詞。

羅斯福和馬歇爾商議了一下,認為現在緬甸的局勢緊張,再換人來不及,因此拒絕了蔣介石,不過在物資方麵承諾多給一點。

而蔣介石的目的歲沒有達成,不過他又不想遠征軍被史迪威挾持,使得緬甸損失慘重,因此蔣介石將羅卓英調回,改任原本的第一任未到任的遠征軍司令衛立煌將軍出人遠征軍司令。

衛立煌被譽為虎將,說明這個人極富遠見,能征善戰,絕對不是羅卓英這種投機鑽營之人能比擬的,而且衛立煌有主見自然不會對史迪威聽之任之,所以老蔣放心。

1941年3月,衛立煌應召到重慶述職。蔣對衛在第一戰區偏與八路軍的關係加以責備,並聲言要撤他河南省主席之職,衛對此不服,一氣之下,告假到峨眉山休息。5月,突獲前線緊急軍情,中條山失陷,心中非常不安。他深知中條山形勢險要,關係到黃河兩岸的安全。便日夜兼程趕回洛陽,立即布置兵力作收複中條山的戰鬥準備。有參謀人員向他報告說:“日方炮火猛烈,攻山部隊難免有過大犧牲,不易取勝。”衛乃與參謀人員和炮兵、工兵等技術人員共同研究如何減低敵人炮火的殺傷力。結果,創造出一種可以攜帶的臨時防禦工具,掩護部隊挖壕作業。衛命令攻山部隊迅速仿造,攜帶攻擊前進。這一工具在收複中條山戰役中.發揮了作用,不僅掩護自己而且重創敵人。以後在不斷改進中被稱為“活動堡壘”。中條山會戰重創日軍後,衛立煌率部實行了戰略轉移。

10月4日中午,鄭州失守。衛立煌召開軍、師長以上的軍事會議。衛指出駐守鄭州的司令官孫桐萱玩忽職守,責令他帶領第三軍團,負責將鄭州收複。孫桐萱統率全兵團三個師,拚死向鄭州猛撲。衛立煌也親臨前線督戰。經一晝夜廝殺,日軍敗退到中牟,鄭州失而複得。衛進駐鄭州市隴海花園,視察市區遭日軍破壞後的淒涼景象,並部署防守任務後,乘專車回洛陽。他在洛陽西車站,受到洛陽數萬市民的熱烈歡迎。人們呼喊著“熱烈歡迎衛長官凱旋歸來”的口號,高唱“衛長官,指揮好”的歌曲:“中條山高又高,衛長官指揮好,飛機轟不動,大炮打不倒。活動堡壘威力大,我們守得牢又牢,打得鬼子無處逃,無處逃! ”

從此事就可以看出衛立煌的作戰隻會才華,老蔣也是明眼人,有些人雖然非常的忠誠,但是能力平庸,有些人雖然難以駕馭,但是確實是非常的有才華,想緬甸戰事就需要衛立煌這樣的人才,交給其他人,老蔣不放心。

1939年9月,重慶國民政府發布衛立煌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就任不多時,突接他的妹妹淑如自成都來電,傳來了他的夫人朱韻珩在成都病逝的噩耗。他含著悲痛,飛赴成都,安慰了宋太夫人,並囑咐妹婿沈樹森將女兒道蘊、兒子道然送洛陽來,他原機飛返洛陽。在衛主政河南時期,他和共產黨領導人八路軍高級指揮員之間,往來更加密切。八路軍在洛陽設有辦事處。每當周恩來副主席、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以及林彪、薄一波、蕭克、左權等人來到洛陽時,衛立煌都是親自迎接,設宴款待,並招待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