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營企業如何發揮會計職能
財會探析
作者:劉雙華
摘 要:此篇論文研究的對象是民營企業,研究的內容是會計職能在民營企業如何發揮,及發揮會計職能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論是:發揮會計人員的職能,對加快企業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抵禦經營風險,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民營企業 會計職能
大慶市民營企業大多初創於90年代末,經過10幾年的發展現已基本有了雛形。民營企業經過初創期的個體經營,家庭式的管理,逐漸向現代管理模式過度,民營企業十幾年度過了艱難的初創期和成長期階段,邁向發展期階段。這個階段是民營企業快速成長階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經營管理,財務管理突顯重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抗風險能力,駕馭市場能力,經營管理水平等,是企業快速成長的必要條件。筆者從事會計及企業財會管理工作20多年,近期通過對大慶市民營企業的調研,發現製約民營企業現階段發展的主要障礙是內控體係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會計職能的發揮流於形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一、民營企業會計核算不規範,會計職能無法發揮
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貫穿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通過財務核算及時反應企業的生產經營及財務狀況,通過財務分析報告及時分析企業管理中的問題,並提出整改意見,便於企業調整戰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於部分民營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不重視或不懂財務管理,往往會計核算隻為每月申報納稅設立,財務各崗位人員配備不合理,專業水平不高,會計核算不是全過程核算,全過程監管,造成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低下,會計核算不規範,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低下,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二、民營企業管理混亂,會計監管職能無法發揮
會計監管職能尤為重要,一個好企業會計會給公司領導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決策信息。有價值的決策信息從那裏獲取,那就是從企業日常的會計核算監督過程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企業經營的現金流入與流出都通過會計日常核算體現,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該收的應收款項是否按時收回,現金支出是否合理,購買的原材料是否已入庫,采購價格與曆史數據相比是否有可比性,生產的產成品是否已驗收入庫,商品銷售是否手續齊全,銷售價格與曆史數據相比是否合理,企業資產管理是否規範,是否建立相關資產台賬,賬實是否相符,財產物資是否定期盤點,對外報表是否及時上報等公司一切經營活動都需要財務通過核算進行監督。如財務核算監督職能發揮的不好,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不會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就不會太好,就會製約企業的發展。
三、民營企業會計核算信息搜集整理利用的較差
由於民營企業會計職能發揮的較差,民營企業在銷售定價、公司經營決策等環節隻靠經驗,沒有依據科學的財務核算信息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企業經營完全靠經驗管理,管理思想,管理手段比較落後,企業發展緩慢。
四、民營企業會計職能如何有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