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財務風險防範問題研究(2 / 2)

1.準確把握市場環境,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防範意識。為了防範企業財務風險問題,企業財務管理部門開展管理工作之前,必須對宏觀環境進行係統的分析,通過以市場環境、經濟政策環境、金融環境、法律環境以及企業文化環境的分析數據為基礎,製定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策略。同時結合宏觀環境的變化及時的對企業財務管理機構設置、職能分配、製度建設以及流程設計等內容進行優化調整。此外,應該在企業內部全麵樹立風險意識,通過使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尤其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工作的重要性,將財務風險防範貫穿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推動財務風險防範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完善企業財務風險防範預警體係的建設。在市場環境下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財務風險問題就不可避免,因此企業應該通過完善的財務風險防範預警體係來避免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首先,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管理機構設置情況,建立係統的企業風險管理組織體係,由企業高層管理者作為主要負責人,由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主導,重點開展財務風險防範工作。對於財務風險防範預警體係的建設,應該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經營計劃、投資報告等資料作為依據,通過采用模型分析法,對企業經營活動的風險進行分析,明確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以及重要程度,進而有針對性的製定解決完善措施。

3.合理的選擇財務風險防範方法。為了防範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合理的選擇財務風險防範的方法,現階段應用較多的財務風險防範方法主要有分散法、回避法、轉移法以及降低法。分散法主要是通過企業的聯合經營、多元化經營以及多種經營等方式,來降低大額投資項目的風險問題,通過將投資風險分散承擔,規避財務風險。回避法主要是指企業在進行資金管理活動時,通過對多種投資方案進行係統的分析,選擇風險較小同時又能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投資方案,來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轉移法則主要是指企業通過購買財產保險或者是擔保協議,來將財務風險全部或者是部分轉移給他人來承擔的方式。降低法則是指對於客觀存在的風險,通過采取配套措施來降低風險發生後損失的措施。企業應該結合生產經營實際特點以及項目情況,合理的選擇財務風險防範方法。

四、結語

財務風險防範控製作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複雜激烈市場環境形勢下企業實現經營發展的關鍵。因此,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在企業內部全麵提高財務風險防範意識,並通過完善財務風險評估預警機製建設,強化全麵預算執行管理,以及製定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規避方案和應對預案等措施,避免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實現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田月昕,伊基紅.從現金流量的角度識別與防範企業的財務風險[J].商業會計,2011,4(18):162-163.

[2]金敏.企業財務風險的控製和防範分析[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2,4(6):131-134.

[3]常永軍.淺議民營企業的財務風險成因及防範對策[J].價值工程,2011,2(5):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