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輪明月似母愛

作文導讀

作者:李元龍

天晴朗,月明亮,朦朧月色仿佛帶著水一般的麵紗,我卻早已把那輪明月看似母愛。

——題記

有人說“那一團火是母愛,點燃你奮鬥的激情”;也有人說“那一盆水是母愛,澆滅你驕傲時的火焰”。我卻說“那輪明月是母愛,既有冰的堅韌,也有水的柔情”。

還記得那年初夏,父母帶我旅遊。我們在一個小河邊邊蹚著水漫步,邊聽導遊講解。導遊說:現在是鯉魚產卵的高潮期,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鯉魚跳龍門”的美景,幸運的還可以吃到新鮮的魚籽。我們順著導遊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那是小河的淺水區,水中的石頭巧奪天工,形成一道道台階狀,水流清澈見底,不時有一兩條鯉魚正在奮力地向上遊去。

魚兒遊到台階時,先用魚尾和魚頭猛力地拍擊著水麵,再用魚肚碰撞水麵的力量向上彈跳,試圖越過台階。大部分的魚,剛剛跳到第二層,就被湍急的水流衝了下去。被衝下去的魚沒有輕易放棄,繼續緩衝、拍水、彈跳,樂此不疲地堅持著。

都說小孩眼睛亮,不錯的。早在人們還沒有發現時,有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子突然大聲叫道:“快看呀!我看見啦!”大人們這才急忙下水。而我卻紋絲不動,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遠處那條大肚子的鯉魚。那條鯉魚肚子漲得像個氣球,金黃的魚籽大概已脹滿它的腹部,頭和尾巴早已是傷痕累累。在我仔細觀察了它的跳躍動作後發現:它彈跳時從來不用腹部彈跳,因此缺少了足夠的力量,再加上笨拙的大肚子的影響,彈跳顯得十分艱難,它被迫用頭部和魚尾,更用力、更激烈、更拚命地拍打著水麵,一定要越過“龍門”!

見此場景,我似乎明白點兒了什麼。

“大鯉魚,快逃啊!”我對著大魚不禁叫出聲來。可是,那條大肚子鯉魚還是沒逃過一劫。我抬頭望去,隻見父親高高地舉起那條大肚子鯉魚,朝我和母親微笑著。我又望向母親,母親也笑了,笑得那麼開心,我想母親一定很想吃那條大肚子鯉魚的魚籽吧。

我選擇了沉默。

回到賓館,不知母親向誰借的炊具和一些調料,想要把鯉魚料理給我吃。母親說她一點都不餓,讓我先吃,於是我立即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邊吸食著魚籽,邊跟母親說話。聽母親說,她在做魚時,魚一直挺著老高的肚子,誓死保衛它腹中的孩子,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魚和魚籽做熟。

聽了這番話,我似乎想到了什麼。

吃飽喝足後,我便紮進浴室衝了個涼。出來時,我看見母親隻是吃著我吃剩的魚肉渣喝了點兒魚湯,我吃剩下的魚籽完全還在。看那吃相完全不像是已吃飽的人應有的。大概,母親在做魚時,看到母魚為了保護腹中幼子的情形,受到了深深的觸動。因為愛子之心,動物與人類一樣具有。

我這才明白父親捕到魚時,母親那會心的微笑,也隻是替我笑笑。

看見母親吃飯時的情景,我似乎悟道了什麼。

母愛似堅韌的冰,是危險來臨時孩子麵前的屏障;母愛似柔情的水,它能洗滌孩子的心靈!

天晴朗,月明亮;舉頭望明月,母愛的溫暖在心中蕩漾。

(指導老師:朱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