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張三豐(2 / 2)

當張子衝到武當山時,我一下想起了史書上有關張三豐的記載,和書上的記載對比,這張子衝的相貌特點和張三豐完全相似,難怪我一見到黑衣少年時,就覺得有種“似曾相識”之感。

曆史上有關張三豐的傳實在太多,僅其出生地點就有好幾種法,有的張三豐是河南南召縣人,有的他是出生在遼東的阜新,有的他本身就是武當山下的村民,也有人他的家鄉應該在福建邵武一帶,按照張子衝的法,他是遼東懿州人,也就是今的遼寧省人,少年時曾經隨其師在福建邵武、河南南召、湖北丹江口等地生活過,至於張三豐的名字,流傳後世的也是很多,僅我知道的就有三豐、全一、君寶、君實、玄一、玄子等。

隨著時光的推移,加上古人對於文檔的記載和保管不似後世之嚴謹,而張三豐又是極具傳奇ìng的人物,所以到了數百年之後的後世,各種法的真偽也就很難確定了。

不過,無論哪種法,對於張三豐相貌的描述卻是和眼前這位少年一致的。

我沒有出聲,繼續聽了下去。

“大約在二年前,家師帶著我回到了遼東,在遼東這段rì子裏,家師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將找到的三味藥物與另外二十餘種草藥一起製成了三顆藥丸,並叮囑我每隔五年吃上一顆,在我服下第一顆藥丸後的第十夜裏,家師便留下這封書信,不辭而別!”

到這裏,張子衝將一封書信遞給了袁棘,袁棘完後,又將書信轉給了我。

張雲庵留下的這封書信大致分為三部分內容,首先是碧落宮這一門派和龍虎宗頗有淵源,但因時rì太久,張雲庵也不清楚其中的原由了,傳到張雲庵這一代是第七代,碧落宮代代單傳,且所有傳人必須姓張,這一點張雲庵也同樣不知緣故,張雲庵在信中講道,自見信之rì起,作為第八代唯一傳人的張子衝便開始執掌碧落宮,根據宮門規定,每代弟子在承繼碧落宮時都要由上代師尊重新賜名,以示新生,而張雲庵賜予張子衝的名字正是全一,字君寶。

原來如此。

到此處,我再無懷疑,自然就明白了這張子衝正是張全一、張君寶,也就是後世所知的張三豐了。

我壓抑住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去,第二部分內容是告訴張子衝,雖然他和張雲庵學藝十多年,但從未與外人有過交手經曆,這是練武之人的大忌,沒有經過實戰錘煉的武技隻能算是紙上談兵,因此要其繼續遊曆下,並和不同武林門派之人交手比武,在實戰中將所學的技藝融會貫通。

第三部分則是告訴張子衝,帝王穀乃是下武學之源,張雲庵有幸結識了火龍真人袁棘,讓張子衝在有緣之時,拜入袁棘先生的門下,並在信中言道,下武學,門派森立,固步自封,這實在不利於武學的發展,碧落宮之人要樹立無門無派甚至無根的觀念,這也就是先祖將本宮命名為碧落之故。

碧落,道教語,指的是東方第一層,有無地自然就是無根也。

張三豐的眾多著作中,有一篇名為《無根樹》的丹詞流傳很廣,千百年來,道家理論玄奧,文字晦澀,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道教的深入傳播,而張三豐采用歌詞的體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奧的修真理論化為膾炙人口的曲詞《無根樹》,這篇《無根樹》共4首,包含了張三豐的全部修真理論和方法。

我隱隱約約覺得,碧落宮和其他門派都不一樣,或許它並無固定之所,在同一藍下,哪裏都有可能是碧落宮所在,這是一種虛擬的存在,難怪以帝王穀袁棘之能尚且找不到其在何處了。

完後,我將書信還給了袁棘:“先生!”

“公子,請吩咐!”

我再次了一眼張子衝,笑道:“既然張雲庵大師有此意,而我張子衝,哦,不,現在應該叫張全一了,此子福緣深厚,將來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你就將其收入門下吧!”

張全一雖然不知道我是誰,但從文璋、袁棘等人對我的尊敬態度上也能出,我是這些人中的核心,此時又見我替其美言,也不禁心生好感。

雖然張全一並不完全知道袁棘的武學造詣到底如何,但既然是親如父親的師傅張雲庵所言,想必不會有錯,當下雙目微聚,著袁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