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碧落宮(2 / 2)

禦林軍將士沒有不知道文璋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師長,武藝之高據僅次於原禦前侍衛統製謝副軍長,眼前這位客人是師長大人的師兄,哪敢不心照顧的,這些服務生們一個個畢恭畢敬,倒讓張子衝覺得很是過意不去。

離開軍屬客棧,文璋急忙來到軍部,將張子衝來此找自己比武之事簡單地告訴了謝道臨,不過隱去了九星這一節。

文璋最後道:“謝副軍長,這人乃是屬下恩師道法大師推薦給皇上的,因此屬下要立即進宮麵見皇上,轉呈恩師的一封信函,請謝副軍長批準!”

謝道臨道:“好,文璋,那你立即啟程,這時陛下應該正在宮中朝會!”

“是,副軍長!”

告別謝道臨後,文璋跨上駿馬,向皇宮方向飛馳而去。

朝會剛剛結束,當值的禦前侍衛副統製沈墨來報:“陛下,文璋將軍在宮外求見!”

“哦,文璋來了,宣!”

大慶殿的偏殿中。

“參見陛下!”

“免禮,文璋,軍中有事!”

“陛下,不是軍中之事。”文璋將道法大師的書信交給我道,“陛下,這是家師的一封信,陛下請!”

“九星之一。”我罷驚訝道。

“是,陛下。”文璋將黑衣少年前來比武,並出示道法信函之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我。

“碧落宮。”一旁的袁棘突然道。

文璋道:“正是,先生莫非知道碧落宮!”

袁棘想了想道:“老夫聽過碧落宮,但究竟在何處卻也並不知曉,但你所的白雲禪老張雲庵老夫卻是知道的!”

我也頗感興趣,這似乎又是一個好聽的故事,笑道:“先生來聽聽,這碧落宮聽上去倒像是某位仙人居住的洞府!”

“起來應該還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袁棘講述道,“當時的北方有四位最出名的方外之人,被稱為兩僧兩道,兩名高僧分別是遊方僧侶禪僧海雲大師和太原府仙岩寺的休林大師,這海雲禪僧自幼出家,但卻不知落發何處,少年時便深得蒙古成吉思汗的器重,後來一直行走於大漠及西域一帶,當今的蒙古大汗忽必烈也多次召見海雲,據忽必烈之子,現任蒙古中書令的燕王真金之名就是海雲禪僧所取,至於休林大師,陛下可能並不知道,但其弟子福裕大師卻是鼎鼎大名的,陛下所知的少林寺,其現任主持就是福裕大師!”

“少林主持!”

“恩,正是。”袁棘繼續道,“兩道指的就是當時全真教掌教真人尹誌平和這白雲禪老張雲庵了,全真教的尹誌平尹真人陛下知道,乃是繼丘處機真人後的全真掌教,頗得當時蒙古大汗窩闊台的賞識,而張雲庵的出身同海雲大師類似,也是一個不解之迷,這張雲庵雖出家為道,卻是居無定所,常做行者裝束,四處遊曆,兩僧兩道中,全真教尹真人、禪僧海雲和休林大師都隻是略通武功,所以基本上不算武林中人,而唯獨這白雲禪老張雲庵卻是武藝高強之輩,但其一向獨來獨往,極少與人交手,所以即便是武林中人也甚少有人知道其身懷絕技!”

文璋問道:“袁先生,那您是怎麼知道的!”

袁棘笑道:“這或許就是緣分吧,陛下,這張雲庵除了jīng通武學外,還jīng通醫學藥理,當年臣遊曆下時,曾在福建省的茫蕩山遇見過此人,當rì,臣剛好來到茫蕩山後山的一處孤峭山峰上,無意中見山崖上懸著一位走方行者,臣以為那位行者遇險落入山崖,急忙前去營救,沒想到那位行者,也就是白雲禪老張雲庵正在陡峭的山崖上采摘草藥,這一誤撞之下,臣和張雲庵倒是熟識起來,並結伴在茫蕩山中遊曆了兩!”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過了二十多年了。”袁棘感慨一番後,接著又道,“這張雲庵的年紀比臣大上十多歲,ìng格頗為孤僻,但在這兩裏,卻和臣相談甚歡,他他是遊方道人,喜歡到各地采集草藥,曾經走遍南地北,崇山峻嶺,四海為家,張雲庵果真見多識廣,臣多為受教,在離別時,臣與那張雲庵惺惺相惜,便問他,‘今後何處可以再見,’,他大笑道,rì後若有緣,可至碧落宮相會,完後,便飄然而去!”

文璋十分好奇碧落宮的地點,一時忘記了袁棘過他並不知道碧落宮的地址,連忙問道:“那張雲庵大師了碧落宮在何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