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2 / 2)

“恩,真金,得好。”忽必烈笑道,“伯顏,你也來!”

“是,大汗。”伯顏恭敬言道,“大汗,臣沒有多少戰爭經曆,從各位大人的分析來,臣以為,我朝軍隊首先當在思想上重視對手,從夏貴率領禁軍支援廬州起,南朝的軍事方針就已經產生了變化,正如各位大人所言,南朝皇帝登基後,其國策已經不再趨於保守,而是在積極備戰了,這點我朝上下必須達成共識,其次,我朝軍隊的布防需要加強,特別是我朝占領時間不長的區域,比如三四年前奪得的南朝潼川府路的部分地區,以免再被偷襲,第三就是需要加快水師的建設了,臣以為當給劉整將軍更大的支持!”

“恩,伯顏,有理,阿術!”

“臣在!”

“立即傳令川中巴拉,董士亨兩位將軍,加強戒備!”

“是,大汗!”

“劉整!”

“臣在!”

“水師建設務必加快,有何政務問題,你可以直接找帝師解決,有何軍務問題,則可直接找真金協助解決!”

“是,臣劉整遵旨!”

“各位,從現在起,大家都要正視南朝,要把南人當作我朝的正式對手來待,不得再掉以輕心!”

“是,大汗!”

“很好,趙禥如果以進攻為其軍事方向,倒也省卻了我軍攻擊城池的麻煩!”

“是,大汗。”郝經道,“從這個角度來,的確如此,隻不過,似乎沒有大汗想象中那般簡單吧!”

忽必烈微微一笑:“帝師放心,本汗會重視每一個對手的!”

全玖處理奏折的速度越來越快,倒不是每份奏折她都能準確地作出批示,而是知道哪些奏折可以自行處理,哪些需要我親自過目。

“官家,你這兩份奏折!”

“什麼內容!”

“是有關臨安城內拆遷民居引發的爭論!”

“民居拆遷!”

這種事情在後世也是司空見慣的,而且大都不了了之,弱勢群體再怎麼抗爭,也最終隻能偃旗息鼓,盡管也有不少媒體相助,但又能怎麼樣呢。

“恩,臨安知府事潛大人認為當以臨安的整體格局為先,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官府的全麵布局,要求拆除,而房屋的擁有者不服,加上那人又略知律法,便將臨安府衙告到了臨安通判處,通判也不知該怎麼處理這樁民告官之事,將訴狀轉到了刑部,而刑部根本不想受理,又將這事推到了大理寺,大理寺認為此是地方ìng糾紛,不屬於刑事案件,所以無須立案,而要臨安府衙和當事人協商解決即可,後來,這事不知怎麼被禦史台知道了,禦史台就諫言上書,官府辦事不利,官家,這兩份奏折就是臨安府衙和禦史台的!”

民告官之事在封建社會曆朝曆代都是極其艱難的,宋朝的政治應當算是最為開明的了,這和宋朝皇帝重視民命的思想大有關係,但依舊鮮有民告官的案件出現,因為各級官府基本上都不受理這類案件,後世有名的戲曲《鍘美案》就是發生在宋朝,雖然是虛構的。

古代的律法都規定了對於侵犯公民財產的強盜予以懲罰,但都沒有明確指出,如果侵犯私產的是zhèng fǔ,該如何處理,zhèng fǔ不是強盜,自然不適合定為侵犯財產罪。

宋朝法典《大宋刑統》中也明確指出,侵犯公民財產罪當判杖刑、流放、充軍甚至死刑,但同樣隻是針對盜和賊。

完兩份奏折,我大致明白了其中的經過。

潛友在上任後,大力整治臨安的市容市貌,疏通河道,改善環境,數月下來,臨安城已是煥然一新,大約十前,在街附近的東康坊開始拆遷,按照臨安府的規劃,會在這一帶建造一座大型的廣場,作為臨安城百姓的活動中心,這件事我也知道,原本是件不錯的惠民方案,但沒有想到的是,其中的一戶田姓人家死活不願意搬離,田家主人名叫田銘,秀才出身,時代居於此地。

目前,整個東康坊就剩下這田家一家還沒有搬遷了。

“這不就是典型的古代釘子戶嗎!”

“啊,釘子戶,官家,您什麼。”-&l; &g;-

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