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鐵觀音(3 / 3)

我回憶起後世鐵觀音的製作程序,道:“林姑娘,我倒是有個主意,你回去後和林楓商議下,我們獅峰商行,你林家還有蓬萊村三處合作。蓬萊村負責種植茶樹,林家負責製作,獅峰負責全部的銷路。”

“長老,可我們不會製作啊?”

“這個沒關係,製作方式由我來提供,用我這種方式製作出來的茶葉就叫做鐵觀音茶。對了,靈兒,你記錄下。”

“恩。”

“首先是采茶,鐵觀音茶需要的原葉采摘是有講究的,一是葉片數,一芽兩葉或一芽三葉的才能開采。鐵觀音茶的原葉采摘時間也有規定,隻能在上午巳時到下午申時過半。第二個步驟叫做曬青,當茶青采摘回來後,要將其在地上攤成薄薄的一層曬青。第三呢,要進行搖青,搖青是鐵觀音茶特征形成的關鍵。搖青采用的是手工篩青方法,篩青時,雙手用力握住茶篩邊緣下拉,有節奏地進行旋轉搖擺,使葉子在茶篩上做圓周運動與上下翻動。然後是攤青,搖青後將茶青放在涼青架上進行攤青,時間一般在半個時辰左右。搖青過程包括‘搖’和‘攤’兩部分。搖是動的過程,攤是靜的過程。經過4到5次的反複動搖和靜攤相間,當水分散發到一定程度後,‘綠葉紅鑲邊’形成。第五個步驟是炒青,該工序一方麵可以固化已形成的品質,另一方麵散發部分水分便於後麵工序的ā作。第六,叫做包揉,包揉是鐵觀音製造特殊的塑形工藝,采用‘揉、壓、搓、抓’等動作,使茶條形成緊結、彎曲的外形。最後一點是烘幹,幹燥應低溫烘焙,烘至足幹,進一步形成茶葉的形態特sè、香味,去掉多餘的水分,便於儲存。這種方法不難,由林家和茶農一同試驗幾次便可成功。但其火候卻是要經過長期的磨練才能熟練掌握的。”

方靈使用硬筆的速度很快,幾乎能夠跟上我刻意放緩的話速度了。

“哥,這種茶葉為何叫做鐵觀音呢?”

林瑩也道:“是啊,感覺怪怪的。”

“這裏麵還有一個傳呢。”

“快講講,好久沒有聽哥講故事了。”

“好吧,那我就將從古書上到的這個傳講給你們聽。據啊,在幾百年前有個種了一輩子茶樹的老茶農,此人無兒無女,為人樂善好施,信佛禮佛,特別信奉觀音,每早晚都會在觀音像前敬奉一杯清茶,幾十年如一rì,從未間斷,一晚上,老茶農睡熟了,朦朧中他仿佛見觀音叫他去一個地方,於是他就扛著鋤頭走出家門,按照觀音的指示來到一條溪澗旁邊,果然發現了一株茶樹,此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跟自己所見過的茶樹都不為同。第二早晨,他順著昨夜夢中的道路尋找,在溪的石隙間,找到了夢中的那株茶樹,同時在茶樹旁發現了一本茶葉製作工藝的手冊。老茶農仔細觀茶樹,隻見茶葉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yù滴,頓時十分高興,他將這株條樹挖回,種在家裏的一口鐵鼎裏,悉心培育,後來,老茶農按照手冊上所示的方式製作出上等的茶葉。因這這茶是觀音托夢得到的,所以取名‘鐵觀音’。”

“哥,總聽你古書,古書的,到底是本什麼樣的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