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別廢話了。”
“楊老大,這次連累你了。”
“黃姑娘,別了,是我沒能幫得了你啊。”
船舶司很近,就在瑞安茶樓旁。
文璋指著門前一人道:“公子,那黃道旁邊之人就是黃家的二叔。”
成巡檢走到門前道:“黃先生,人已經帶回了。”
黃二叔笑笑道:“辛苦了,成巡檢。晚上老夫在忘憂樓備下酒席,到時你和你家尤大人一同前去。”
“行啊,黃先生,那人就交給你了。”成巡檢笑道,“晚上再好好與先生喝上兩杯,這女子你們帶走吧。”
成巡檢將楊老大帶入船舶司後,黃道伸手便是一記耳光:“你這賤人,膽敢逃跑,哼,本公子讓你跑,有本事再跑,涯海角也會將你抓回。”
年輕女子捂住臉,怒視著黃道:“你們先把那位楊老大放了,我就跟你們回去。”
“還敢講條件?”黃道一怒之下,又伸出右手,想要再打對方一記耳光。
方靈看得怒火頓起,正yù上前,卻見二叔嗬斥道:“黃道,不得動手。”
黃氏家族中,黃道和其父親黃家族長都有些懼怕這位二叔,黃二叔自幼學過武藝,加上黃家布匹全靠其二叔銷往各地,黃道可以不給其父麵子,但是卻不敢不給二叔麵子。
二叔轉頭又看了看年輕女子,道:“先回布行再。”
哪知年輕女子堅持道:“你們先放了楊老大,不然我是不會跟你們回去的。”
黃道一聽,怒火再生,大聲道:“黃道婆,夫為妻綱,你竟敢三番五次頂嘴,剛才若非二叔在此,看我不打死你這個賤人。”
“黃道婆?難道還真是此人。”
後世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黃道婆,其名聲雖然不如文祥響亮,但卻要遠遠大過同為宋末三傑的陸秀夫,張世傑。黃道婆,大約生於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45年),自幼聰穎過人,卻因家中貧窮成為同族族長家中的童養媳,後不堪家暴,南下海南,十三世紀末返回上海,將織造技術推廣到一個新的高度,廣受後人敬仰。
這可是宋末民間的科學家,是個人才啊,如果有了沈逸秋,全覺的幫助,黃道婆也不用去海南,就能創新改良織造技術了吧。
我正想著,卻聽見黃道婆突然笑了起來:“夫為妻綱,黃道,你有把我當作你的妻室嗎?三哥,四哥,你們也都在,你們公正地,我是不是連黃家最下等的仆人都不如,甚至連豬狗也不如。這次出來,我根本就不打算回去了。”
黃三,四哪敢回答,齊齊看著黃道。
二叔皺了皺眉道:“黃道婆,我是你二叔,你的事情我也多少有聞,這次我會與你們一起回去,為你主持公道,至於楊老大,我們也無能為力,這是船舶司的事情,你們都隨我回家再吧。”
黃道婆神sè堅決:“二叔,您的好意我心領了。當rì若非楊老大相救,我早已不在人世,救命之恩不能不報,我的命是事,但恩人之命卻是大事。誰能救出楊老大,我就跟誰走。”
二叔心裏也有些惱火,心想,自己已是好言相,憑自己在黃家的身份,這丫頭竟然還是不給麵子,何況船舶司之人也都不是善輩,要放出楊老大,又得花上一大筆銀子,這值得嗎?
如果我是二叔,早就答應了,多少銀子都值得的。黃道婆此時還隻是織造業的上師,不過我卻知道,不出數年,黃道婆就能成為這個行業的超級大師。
黃道哪裏能咽下這口氣,對黃三道:“黃三,四,將這賤人拖走,省得在此丟人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