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和張氏貪小便宜慣了,沒有料到季海棠的態度這麼強硬,寧願不換,也不願意拿兩畝來換。
現在擺在田氏和張氏的麵前的選擇隻有兩種,要麼不換,要麼把自己的全部家當去換對麵的家當。
這筆買賣實則對於田氏和張氏來講是絕對不虧的好買賣。可兩人都是婦道人家,目光短淺,要是換成會做生意的人,撿著很大的便宜,肯定換還高高興興的換。
張氏在心裏反複盤算,腦海裏又出現那白花花的一千兩銀票,如果換了,那麼自己很快就能成為有錢人,到時候,還缺那四畝地嗎?
張氏一咬牙,一跺腳,決定了,四畝地就四畝地,換就換!
取出放在懷裏的地契,張氏爽快的拿出來,雖然還有絲絲不舍,但這些很快被千兩銀票給壓下!
“這才對!”季海棠從張氏的手裏奪過地契,麻溜的取來紙筆,立下字據,並且以後各自地的一切問題,對方均不用負責,免得茶地出了問題,就找季海棠。
張氏和田氏拿著字據,樂滋滋的告辭上山看茶地去了,季海棠將字據一收,心滿意足的看自己新得的水田去了。
季海棠的眼光非常不錯,雖然分到了沒人要的土地,但水田確實極好的水田。水質肥沃,又連接著一條大河,容易又活水。
季海棠早已計劃好要將這四畝地好好休整一番,並著季家四房以前的幾畝地,來養魚。
那水稻田養魚,這個想法要是被別人知道,準會被笑成傻子。
但季海棠卻知道,在二十一世紀,水稻田養魚,是一田多用,在收獲水稻的時候同時也能收獲魚,兩者想互相作用力的,互利互惠。
夜幕降臨,季海棠回到了沈家,把拿田養魚的事情一說,就遭到了大夥兒的反對。連一向支持季海棠的柳氏都勸道:“海棠啊,這魚就應該在魚塘裏,哪兒能養在水田裏。”
不管季海棠這麼說,他們都覺得天方夜譚,一心不能二用,魚肯定會弄壞了禾苗。
季海棠無奈,隻能在心裏打定主意,暗自實驗。表麵上卻做出一副被大夥兒勸住了模樣,不再提這事兒。
第二日,又一個意想不到人來找季海棠。
之所所以說意想不到是因為季海棠很少和他見麵,腦海裏沒有他的印象。
這人穿著一身灰色的長袍,手裏拿著一卷書,走進沈家的時候眼神帶著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