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風鳴辰此舉,也是向他顯示她的信任,將自己謀殺國家重臣的把柄交到自己手裏,實際上就是將兩人徹底綁在一起,否責憑華家在民間的威望,不光風鳴辰,龍潛也吃不消。
龍潛自然不會就此錯過風鳴辰難得的示好示弱,答應下來也無妨。
“這次是關於何時發起與蒙軍正麵決戰的分歧,華將軍認為蒙軍近日多次小規模攻城戰是試探性進攻,是發起大規模戰役的征兆,我軍應該提早準備。但是定國大將軍似乎更傾向再觀望一段時間,如今拖得越久反而越對我軍有力。”
“是這樣啊。”龍潛不置可否,將手中的書冊放下,麵色無甚改變,可心中沒有表麵平靜。
這兩位大將軍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指揮思維方式,從這件事兩人的反應中可見一斑。華威長於軍事世家,半輩子都在軍營摸爬滾打,擅長排兵布陣,真打實鬥,對戰局的把握、臨場應變更加得心應手。
北王生於皇室,更長於攻心之戰,習慣綜合考慮影響戰爭的所有因素,眼光不僅僅局限在戰場上,利用一切可用因素,擅長謀劃,所以能夠出奇製勝。
蒙軍試探性進攻應該不假,華威著眼於戰場取勝,提出應戰的策略沒有什麼不妥,拖得時間越久,消耗的也是帝國的錢財,所謂兵貴神速,速戰速決。
但是北王應該是顧慮到蒙國內政局勢,隻要新的蒙汗一天不確定,時間越久,蒙國自然不戰而亂,他是在等最佳的攻擊時機,以最小的犧牲換取對蒙國的最大打擊。
可以說這兩人在指揮方式上偏向一文一武,但都是難得的帥才,卻奈何,一山不容二虎,華家的權勢與聲望已經威脅到皇室,自己就是風鳴辰派出的刺客啊。
可是,既然決定以暻國為基礎,實現那個遙遠的夢想,隻能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曆史上哪個朝代更替沒有流血犧牲,重要的是讓那些逝去的人死得其所。
龍潛輕歎,這樣的做法也許有些殘酷,但是放到天下大義那杆天平上量度的時候,卻是非做不可。也許是因為這樣的觀點不能為世人所理解,當遇上風鳴辰的時候,那短暫的共鳴,就讓他輕鬆慶幸不已。
風鳴辰說的不錯,當你懷有憐憫天下之心的時候,其實人卻變得殘忍了,眼界高了一層,所容所看都是一個新的境界。
好比一個心善之人看到沿街乞討的乞兒,心有惻隱,大度施舍,但是這種善能救他們一時,卻救不了他們一世。為官為帝者,貌似不關心,但是他們的努力卻是為了所有的百姓吃飽穿暖,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你又能說誰對誰錯呢?
竟有這樣勸人的,想起那日風鳴辰說這話時一本正經的樣子,臉上的肌肉不覺緩和下來,唇角有了一絲弧度,有這樣的夥伴至少不會寂寞了不是嗎?
對於主子最近以來的奇怪舉動,三也已經見怪不怪了,怕是又想到那位九公主的什麼經典言論了吧。
龍潛轉過桌案,一身淺褐色束袖長衫,武將打扮卻不掩他身上透出的書卷氣。
當初就是這身書卷氣不知害慘了多少人,空降兵本來就不怎麼容易服眾,何況看上去還蠻好欺負的樣子,很多不怕死的將士上前挑戰,至於結果嗎,嘿嘿,反正現在軍中有一個特別響亮的名號“奪命書生”,叫的是誰也就不用多說了。
“孫將軍,依你看,該怎麼做呢?”聽龍潛問得真心誠意,不是故意試探的樣子,孫修武一愣,才反應過來是問自己戰局。
不過也沒表現出受寵若驚或是驚魂不定的樣子,心中已經將龍潛當成自己人。曾經與風鳴辰相處不短,對風鳴辰的性格多少也有認識,不是信任了解的人她是不會委以大任的,像龍潛這樣,拿著風雲山莊的莊主令,必是風鳴辰極為信任的。
“末將認為,與其等著他們自己露出破綻,不如搶先進攻,我們裝備火炮,糧草充足,軍隊休整已久,是有一戰實力的。就像拔釘子一樣,它內部已經有了鬆動,若是從外麵在敲一敲,那麼拔起來就更加省力。”
“拔釘子?哈哈,拔釘子,好比喻。”龍潛笑著拍拍孫修武的肩膀,眼中含笑打量著麵前這個年紀輕輕卻戰功一把的年輕將領,一身甲胄,身姿挺拔,劍眉斜飛,雙目有神,身上的囂張輕狂已經磨掉了不少,剩下從容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