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回回節(2 / 2)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在內地,回族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主要與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大都分布於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達。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有的兼營牧業、手工業。回族還擅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喜愛摔牛的運動,有的地區,回族善於練武。

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蘭教在我國的舊稱“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裏有小口”,取該字意在告誡人們要言行一致,而且這與伊斯蘭教的信仰——“口舌承認,心裏誠信”是相符合的。所以從文字的演化上講,回族的“回”在意思上其範圍縮小了。

守齋節是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之一。

伊斯蘭教有其本身曆法,以月球環繞地球的運行來計算,亦即是陰曆。與Z國農曆不同,它沒有用閏年來調整與陽曆的同步關係。

伊斯蘭曆第九個月稱為"萊麥丹",就是教徒守齋的月份,每三年向前提早一個月,因此有時在冬天出現,有時在夏天。

今年,守齋節由陰曆十二月二十七日晚開始。

按照目前的日出日落時間,教徒需由早上約四時二十分起守齋,至傍晚約七時十分才可吃簡單清淡的晚餐。

晚會之前,十九點三十分,佳多寶應邀與回族幹部和宗教人士一起用餐。

之後,聯歡晚會開始。

晚會很精彩,不僅為觀眾呈上了一場精美的回族文化大餐,更集中展示了回族舞蹈的發展成果。

晚會過後,佳多寶和回族代表座談。

回族代表就國家對少數民族的保護、扶持和優惠政策,給予了感謝。

佳多寶也發表了講話......

在隨後的聊天式交談中,一位回族長老向佳多寶反映了一件讓他的部落人心惶惶的事件,引起了佳多寶的關注。

據回族長老講,三個月前,也就是六月12日中午12時許,50歲的農民工吳山青從江北工作的工地,急匆匆趕回泉南鎮家瓶山村家中。之所以這麼著急,是昨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噩夢,夢見一個青衣道士,說他兒子死了,讓他趕緊回家看看。

吳青山家裏隻有他們爺倆,老伴半年前上山砍柴,墜崖死亡。丟下爺倆相依為命。

吳青山出外打工掙錢,十三歲的兒子在鎮裏上初中,平時住校。此時,也是剛放暑假不久。

吳青山回家一是惦記著兒子,二是,正好他剛領到工資,給兒子送點錢。

吳青山到家時,隻見家裏房門緊閉。

當地人家的房子都有前後門,吳家也不例外。

吳青山就走到後門,發現後門虛掩著。

吳青山喊了幾聲兒子小名,不見應答,以為兒子不在家,就從後門進去了,嘴裏還叨咕著:這臭小子,出門也不關後門,招賊了怎麼辦?

然而,等吳青山從後門進到堂屋,眼前的一幕讓他魂飛魄散,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