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時隔不久,這個同學就開始催黃新還錢。
本來說好的,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還賬的,突然變卦,讓黃新措手不及,有不好意思急眼,畢竟人家是在幫自己。
可是,黃新上哪弄錢去啊?
最後,黃新的這個同學稱,隻要黃新給他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消息,就可以抵債。
此時,黃新才知道,自己的這個同學竟然是日本間諜。
黃新可不傻,挨上間諜的邊,他這輩子就完蛋了。可是,他又沒錢還債,又不敢把老同學給舉報了。要知道,即使他把老同學檢舉出去,自己也會受到影響,老同學嘴一歪歪,說他是同夥,自己又拿了人家錢,他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就在黃新猶豫的時候,老同學給他看了一些資料,這些資料居然是黃新利用職務之便收取的受賄證據。
此時,黃新這個老同學麵目猙獰地威脅黃新:既然你已經知道了我的身份,如果你不為日本情報部門服務,隻有死路一條!
黃新知道,對方是想殺人滅口。
完了!
黃新恨死他二叔了。
為了保住自己官位和小命,黃新搜腸刮肚,終於想起北西縣突然駐軍的事情來。
於是,就有了以後的事情.......
佳多寶知道具體情況後,深深為黃新惋惜,他倒不是可憐黃新,而是身為炎黃子孫,居然如此的懦弱。這要換成佳多寶,必然把他這個老同學抓起來,即使自己蒙冤受屈又如何?和國家利益比起來,一切都可舍棄。
這件間諜案,除了佳多寶和李健、康濤、歐陽平和韓磊幾人知道外,對外嚴密封鎖,主要是為了不暴露珊瑚島。
黃新的突然失蹤,被佳多寶以黃新另有任用為名,遮掩過去。雖然大家都在懷疑,但是,也沒說什麼。
黃新的位置空出來了。
縣工商局局長的位置也空出來了。
梅蘭彩的工作做得一直很好,別看是女同誌,幹起工作來不比男同誌差,而且,女人天生心細,所以她負責的工作有條不紊,一絲不苟。
佳多寶覺得,梅蘭彩是一心幹工作的人。
於是,佳多寶把梅蘭彩提到了縣委副書記的位置上。
梅蘭彩是副縣長,雖然和副書記平級,但是分量可不一樣,要想把副字換成正字,副書記的位置是必經之路。當然也不絕對,也有特例。
梅蘭彩沒想到自己既然遇到了這麼大的好事,感激佳多寶的同時,工作更賣力了。
梅蘭彩提升,副縣長的位置又空了出來。
佳多寶沒有著急安排,他要把這個副縣長的位置作為一個競爭的籌碼,誰工作出色,就讓誰做。
幹部們也都看出了佳多寶的用意,於是,工作上競爭激烈,當然這種競爭是本職工作的業績上漲,而不是互相拆台。
至於縣工商局的位置,佳多寶采用競聘上崗,其中競聘原則最主要一條就是:能力!
一切都按著佳多寶的預想進行。
海華集團在北西縣的建設項目就要完成,縣裏的老百姓們眉開眼笑,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好日子來的這麼快,更沒想到這被人遺忘的角落,會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百姓們心裏都有杆秤,他們知道,如果沒有佳縣長的到來,他們想過上好日子的願望,隻能是遙不可及夢想。
老百姓是最樸實無華的,誰真心為他們好,他們心裏有數。
繼“好鎮長”之名之後,“好縣長”、“好書記”,又成了老百姓們對佳多寶同誌的愛稱。
那些搬走的村民聽說北西縣馬上就要脫貧致富了,紛紛回來查看是否屬實。
結果,看著眼前轟轟烈烈的大建設,這些遠走他鄉、這輩子都沒想要回來的村民,後悔了。
有些人直接找到縣政府,要求把戶口遷回來,寧可自己買地蓋房,也要回來。
本來他們以為政府會拒絕,沒想到,政府不但雙手歡迎,還給了很多優惠扶持。
這些人高興壞了,沒想到政府還會接納他們這些“叛逃者”。
消息傳開,搬走的原住民風風火火地陸陸續續的往回搬遷。
北西縣一時間人口劇增。
本來佳多寶還想擴大縣城麵積,為縣城增容呢,如今這倒省事了。
北西縣將要城裏海洋產品製造公司,旅遊度假村,海上遊樂園,北西縣貨運碼頭運輸公司,用工量大了去了,所以就業問題也不是問題。
北西縣距城市中心較遠,但是走海路可要省時省力多了,也能節省大批的運輸費用。所以,佳多寶的重點有放在了打通水路上。
以上種種,其實早就在佳多寶設計的三年發展規劃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