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特混艦隊補充油料後,於3月23日開始對衝繩島實施猛烈轟炸。包括步兵第77師在內的兩棲進攻部隊,攻占了衝繩島西南15海裏的慶良間列島。這是整個登陸作戰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為美軍提供了一個隱蔽的錨地,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水上飛機基地和補給基地。

4月1日,即複活節清晨,特納指揮的登陸大軍開始在衝繩島的白沙灘頭登陸。登陸進行的異常順利,當天,有5萬名陸軍部隊和海軍陸戰隊士兵登陸,先頭部隊奪取了兩個機場。到4月2日中午,部分登陸部隊已經橫跨該島,進至東海岸。此後,第24軍的大部分兵力從右側迂回,向南推進,海軍陸戰第1師向登陸地域以東前進。

日軍在衝繩島的抗登陸兵力約有10萬人,其中67萬人是日本陸軍的精銳部隊。日軍部隊為何沒有抵抗呢?原來,守島部隊采用的戰術是允許美軍“充分登陸”,將美軍“誘至於得不到海、空軍火力掩護和支援”的地方,再一舉殲滅其登陸部隊。

沒有在陸地上出現的殊死苦戰卻在衝繩海麵展開了。4月6日到7日,大約700架日機從九州起飛,襲擊了第5艦隊的艦隻。這即是日軍蓄謀已久的“菊水特攻”。在兩天的閃電式空襲中,美軍3艘驅逐艦和1艘登陸艦被擊沉,2艘軍火船被擊爆炸,1艘掃雷艦和12艘驅逐艦受重創。日軍飛機還撞入航空母艦“漢科克”號和戰列艦“馬裏蘭”號,美軍數以百計的水兵死亡,剩下的許多人被嚴重燒傷,場麵慘不忍睹。

這時,戰鬥在衝繩東北麵半島的陸戰隊以及在衝繩南部的陸軍部隊也遭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日軍利用洞穴、塹壕、掩蔽火力點襲擊登陸美軍,致使美軍的推進嚴重受挫。尼米茲認為,陸軍的緩慢推進,使海軍支援部隊遭到巨大損失,大量海軍水兵被敵機殺傷。但他又感到很為難,是下令調查損失慘重的原因,還是強製自己不去幹擾戰場上的指揮,他一時拿不定主意。

尼米茲每天都寫信給夫人凱瑟琳提到這種痛苦的心情。有一天他還向她承認,他為每個犧牲的官兵深感痛惜。

4月13日早晨,羅斯福總統逝世的消息傳到太平洋指揮總部,這使得尼米茲的心情更為沉重,“就我來說,我深深感到這是我個人的損失。”他寫給夫人的信中說,“無論我們是否喜歡他的全部言行和主張——他始終主張建立強大的海軍,他始終對我十分親切、友好。

我剛發出一份唁電,代表太平洋海區的全體官兵向羅斯福夫人表示哀悼。”

4月16日,海軍陸戰隊司令、四星上將範德格裏夫特和他的兩名參謀來到關島指揮部,請求去視察他在衝繩島的部隊,親自去解決那裏傷亡嚴重的問題。尼米茲沒有批準他的要求。尼米茲解釋說,他自己也想去,但戰鬥在激烈進行,危險性極大,因而不能派任何高級官員前往。

但是第二天,尼米茲突然改變主意,表示願和範德格裏夫特一同前往衝繩前線,這使得範德格裏夫特大感驚訝。尼米茲改變主意的原因也許是迫於戰局構成的“非常局勢”,不得不進行直接幹預了。

尼米茲一行乘專機抵達齒櫛附近一個海灘的機場。次日,尼米茲即與斯普魯恩斯等人視察了美軍占領的部分衝繩地區。

尼米茲針對地麵行動停滯不前的狀況,強烈要求陸戰部隊加速推進,以便盡早解脫支援艦隊。巴克納陸軍中將聲稱,這不過是一次地麵作戰。言下之意是,衝繩島作戰是陸軍的事,海軍最好不要插手。

“這確實可能是一次地麵作戰,”尼米茲冷冷地掃了巴克納一眼,“但我卻每天損失一艘半軍艦,它們受到‘神風’飛機的沉重打擊,或被擊沉,或失去戰鬥力。所以,這條戰線5天內不能突破,我們將調別的部隊來突破它。這樣,我們就可以從這些可怕的空襲中抽身了。”

這樣,巴克納才勉強同意調陸戰5師和6師來南部戰場。範德格裏夫待建議采用迂回進攻的戰術,以打開局麵。巴克納仍然認為,在南部或東南部海岸采取何種登陸方式都將付出巨大代價,最好的辦法是用大規模的艦炮火力將敵人從據點中轟出來。尼米茲答應給予更強的火力支援。

為了顧全大局,尼米茲忍受來自各方麵的批評,盡可能彌合海、陸軍種之間的矛盾。在一次破例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尼米茲對海軍作出的犧牲隻字不提,而是讚揚陸軍非凡出眾的作戰表現,並指出陸軍的戰術是正確的,若從側翼發起兩棲登陸,將付出更大代價且浪費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尼米茲心情很不好,他的判斷和決定正受到最堅定的擁戴者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