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嘻嘻一笑:“隨你怎麼說,反正我要去,你就得好好招待我!”
張允文聞言,翻了一個白眼。
“對了,姐夫,上次你讓我在朝堂之上為五哥求情,回到宮中,父皇果然很高興,還賞了我一塊團龍玉佩呢!”李治忽然想起了上次的事情,邀功似的說了出來。
“好!嗬嗬,小治啊,你現在就保持現在這樣,適當的時候,出來表達一下孝心和兄弟之情。”
“可是,這樣做了,我又有什麼好處啊?”李治有些疑惑不解。
張允文卻是一指那玉佩:“這不就是好處麼?”
李治點點,頭沉默一下,忽然說道:“姐夫,小治決定,再去為母後守陵!”
張允文一聽這話,點點頭:“那是你的決定,隻要你認為是對的,去做就是,姐夫支持你!”
張允文說過一切都將配合那崔侍郎和盧少卿,所以,在當天下午,張允文便命人尋找李泰遇刺那日,去過那現場的人。
還有那兩杆羽箭,雖然在刑部,但張允文還是輕易的看到了這兩杆箭。這兩杆羽箭極為普通,箭身乃是浸過桐油的老竹削製,箭頭微微有些粗糙,但箭尖處非常鋒利,沒有什麼磨損的痕跡,看樣子時新鑄的箭頭。至於箭尾,所用的羽毛,乃是角鷹羽。箭羽以雕翎為最上,角鷹羽次之,鴟梟羽又次之,鵝雁羽最差。可見這羽箭還算不錯的。
張允文在尋找這些線索的時候,那崔侍郎也出現過一次,當時隻是笑著向張允文道:“嗬嗬,張將軍做事雷厲風行,在下佩服!不過嘛如今劉尚書正遠赴齊州調查齊王謀反之事,在下也要隨時配合劉尚書,所以這調查魏王遇刺之事,恐怕還得緩上一緩!”
張允文擺擺手:“此事無妨,我也是先收集好線索證物,等崔大人有空,或是陛下相召的時候,也好能應付一二!”
崔侍郎聽得張允文這般說,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就這樣,一直過了三日,魏王李泰遇刺當日,出現在現場附近的人員總算是統計出來了。
這倒是頗費了一番精力。先遣人對那附近的居民進行聞訊,根據他們的言語尋找人員,再通過人員互相指證,終於弄出一份情報來。
這情報上麵寫著,那日出現在現場附近的,大部分乃是長安城內的尋常百姓,然而卻有兩人的身份不明。距目擊證人描述,那二人皆是穿著一襲長袍,戴著大大的兜帽,將臉頰置於陰影之中,讓人認不出他們的麵容來。
還有一人卻是東宮左衛率副封師進,他卻是領著左衛率的一隊士卒沿街巡邏。
看到這裏,張允文不由冷冷一笑,沿街巡邏,這不過是個借口而已,恐怕真正的目的是掩護那二人吧!至於那二人,不用說張允文也知道,一人乃是紇幹承基,另一人卻是張師政。紇幹承基很早就跟著李承乾,既做衛士,又做刺客。而那張師政,則是李承乾兩年之前招募的刺客。
不光光是張允文記得這段曆史,調查院中同樣有關於二人的資料。
看到紇幹承基名字的時候,張允文冷笑一聲,不僅和李承乾謀反一案有勾結,就連李佑謀反一案,也有他的身影。如今那齊州的調查已經過了大半,想必這紇幹承基也很快會進刑部大牢吧!
**
擦,腰實在太疼了,這一章是趴在床上寫得,感覺極其不爽啊!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