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吐蕃入朝(2 / 2)

一看王玄策這幅模樣,張允文知道定然有什麼大事發生,當下將手中準備好的情報遞上:“小弟已經準備好了,正準備給你們送過去呢!”

王玄策也不客氣,接過那一封厚厚的信,便調轉馬頭,又要往鴻臚寺跑去。

沒跑兩步,王玄策回頭來,大聲呼道:“允文你還站在哪兒幹嘛,還不快點跟上!”

張允文聞言,急忙找了一匹駿馬,縱馬跟上。

一路來到鴻臚寺,進入府衙之內,兩名衙役即刻迎上來,將二人的馬匹牽往旁處的馬廄。張允文望去,隻見幾匹裝飾著五色布條的馬匹正站在馬廄之中。這些馬匹比起中原的馬匹來,顯得要矮小一些,頸項之上的鬃毛也要更長一些。馬廄立著旁邊一輛同樣裝飾著五色布條的馬車。

“大人,這些便是吐蕃使臣的坐騎、馬車!”一名衙役見張允文望著那些馬匹、馬車,頓時一旁解釋道。

張允文點點頭,快步跟隨王玄策往內走去。

進入鴻臚寺大廳,隻見唐儉坐在大廳最上頭,下麵依次是鴻臚寺的其他的官員。一名皮膚黝黑身材不高的人坐在唐儉對麵。想必此人便是吐蕃使臣。

進入大廳之後,王玄策和張允文沿著牆壁,小心翼翼的走在眾人身後,直來到唐儉背後。王玄策打開手中的信封,拿出裏麵的紙張,迅速掃了起來。他看的速度極快,幾乎稱得上是一目十行。一遝紙張很快便被他看完了。

王玄策將手中紙張遞給唐儉,唐儉正欲低頭看的時候,隻聽那位吐蕃使臣用生硬的漢語說道:“尊敬的唐大人,我們從遙遠的高山上過來,一路上翻過九十九座高山,跨過九十九道大河,曆盡千難萬險,才到達神明口中的長安,為何連麵見大唐皇帝的資格都沒有?”

唐儉向王玄策使了個眼神,後者頓時會意,從唐儉身後走出來,做了個四方揖,然後對那吐蕃使臣道:“使臣大人有些誇張了,我大唐長安離你國國都邏些不過五千餘裏,其間山脈不過昆侖山、祁連山等大小三十多座,何來九十九座山之說?而所經大河也不過二十多道,何來九十九條?使臣的話可是有些不實啊?”

那使臣想不到王玄策竟然會這樣說,當場愣了一下。

王玄策趁機道:“我天朝自是知道爾等一路辛勞,所以特在番館為諸位安排下住處,供諸位休息。至於麵見陛下之事,我等自有安排,使臣大人切莫擔心!”

一句話便將使臣的話給堵了回去,讓後者頓時有些鬱悶。

這時候,唐儉也差不多看完了手中的紙張,笑著遞給下首官員,口中說道:“使臣大人盡管放心,既然貴讚普遣使入朝,來朝貢陛下,豈有不接見之禮?老夫身為鴻臚寺太卿,自會為使臣安排的!”

使臣正要言語,唐儉卻是找了個話頭岔開,和他聊起了吐蕃風俗民情來。言語之間,對吐蕃民情狀況,官製設置那是一清二楚,直讓對麵的使臣目光驚駭的望著唐儉。

和使臣扯了半天,終於將這幾名使臣送出鴻臚寺。

一見他們出去,王玄策頓時苦笑道:“這些吐蕃蠻子真是不知禮數,一進來便是直闖鴻臚寺,要求唐大人為他們安排求見陛下!和司儀署署令韋大人見麵之後,卻又談及吐蕃風俗民情,頓時便讓韋大人無言以對。所以我這才飛馳來到你那兒,想問問你有沒有關於吐蕃的情報!”

張允文點點頭,沉思片刻,忽然道:“玄策兄,這事好像有些不對啊!”

王玄策“嗬嗬”一笑:“哦,允文你也發現了?那吐蕃使臣先是一副粗魯模樣,直闖鴻臚寺,而後卻又精明起來,從見到韋大人到唐大人出麵,其間多有波折,甚至那使臣在言語上還壓過了唐大人!如此厲害的人物,怎麼會是一個粗魯的漢子呢?”

張允文接口沉聲道:“所以,這吐蕃使團的行動必然有其目的!”

王玄策點點頭,拍拍張允文肩膀。二人一同往鴻臚寺內走去。

“雖說對於吐蕃人的目的我還是不清楚,但是我有一種感覺!”王玄策說道,“他們的目的定與我大唐下一步的行動有關!”

張允文頓時停住腳步。下一步行動?下一步不就是攻打吐穀渾麼?

想到這裏,張允文猛地問道:“對了,那使臣叫什麼名字?”

王玄策微微一笑:“好像叫什麼祿東讚吧!嗬嗬,這吐蕃人的名字還真是奇怪!”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