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廷論(2 / 2)

李世民聞言,不由微微頷首。

張允文聽得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如此支持自己,心頭當下鬆了一口氣。

這時候,李世民卻點名道姓的說道:“張允文張愛卿,你且說說你對這五策的意見?”

頓時間,朝堂中眾人的目光盡數集中在張允文身上。許多人開始猜測,為什麼李世民別人不叫,偏偏叫這個張允文呢?

張允文心頭暗暗叫苦,昨夜你還通過汝南之口,讓自己少摻和朝廷中的事,今日怎麼把自己給推上前台來了?心頭雖是叫苦連連,但臉上卻無半點異色,口中說道:“啟稟陛下,微臣以為此五策尚有不足之處!”

李世民頓時頗感興趣的說道:“哦,那你且說說,還有什麼不足之處?”

“應該每隔一段時間便由當地組織一場憶苦思甜大會,讓突厥人好好回憶一下當初他們在草原上是如何的吃不飽,每年要靠掠奪糧食維持生計,而如今,到了大唐,頓頓有飯吃。要讓他們不要忘了大唐的恩德。在每次吃飯之前,都得高聲說道:‘我是大唐人,我深情的愛著大唐!’之類的話語。這樣反複的做下去,五年十年即可見效!”

“嗯,還有,安置時一定要徹底的限製突厥人的習俗,取消繼婚,甚至不允許他們放牧,隻準其耕作。至於那支突厥軍隊,隻要大唐將其親眷家屬掌握手中,就不怕他們懷有異心。況且可以派遣軍事學院畢業的學員在其中擔任低級軍官,這樣就可以牢牢控製住這支軍隊!”

張允文說道這裏,便訕訕住口:“呃,陛下,微臣能想到的就這些!”

李世民點點頭,還沒說話,一邊的孔穎達卻是冷冷說道:“挾人親眷而逼其作戰,此乃不仁之舉!難道張將軍要讓陛下背上不仁之名麼?”

張允文聽得這種那個言論,不由哂笑一聲:“孔大人此言嚴重了。將士在外作戰,親眷留質國內乃是必須之事,怎能算得上不仁呢?再者說了,這突厥軍乃是做募兵之用,專司戰鬥,豈能不留著一手?”

孔穎達自知此言難以駁倒張允文,也不再言語。

而這時,溫彥博卻道:“突厥風俗豈是那般易移?一個不好,即要造成動蕩!”

張允文看了一眼溫彥博,又看看房玄齡:“房大人剛才說過,突厥當年身在草原,我等便不懼,如今在江南,又豈會怕突厥?微臣認為此言很有道理。自古一亂一治,大亂之後方得大治!不要怕出現動蕩,隻要能撲滅動蕩之後,雷厲風行,力行大治,那社稷昌盛,國家富強便指日可待!”

張允文說完,大殿中頓時寂寂無聲,可聞針落。眾臣也無人再行辯駁這五策。

李世民見狀,頓時說道:“允文此言,確實在理啊!既然諸位愛卿沒有異議,那朕便下旨,按這五策來處置突厥降眾!”

長孫無忌、房玄齡頓時帶頭一揖:“陛下聖明!”

於是,貞觀四年關於突厥安置的問題,便告一段落。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