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頡利等人,卻是在李靖的押送之下,先在關內道北部安置完突厥人之後,南下長安,獻諸太廟。
張允文非常遺憾的和蘇定方揮手告別。蘇定方屬於李績軍,而他自己屬於李靖軍,兩人將會朝不同的方向前進。
看著士卒們埋頭咬牙的頂著刺骨的寒風在雪地裏行軍,張允文心頭微微覺得不舒服,尤其是看到他們身上的的衣物的時候。府兵們的衣物乃是自己備的,家境好些的子弟可能穿上裘衣,而家境差一點的士卒隻能穿著那種填充著絲麻的袍繭。在這種天氣中行軍,會感到極度的寒冷。
看到這裏,張允文忽然想起棉花這種後世主要的製衣原料。以棉絮填充於衣衫之間,那保暖效果可是非常好的。棉花,西域那邊好像就有棉花吧,而且還是那種較好的長絨棉。
就這樣連續行了三日,渡過結著厚厚冰層的黃河,來到關內道北邊的勝州界。在長城以北,黃河以東的大片區域安置下突厥人之後,令當地府兵及官府看守後,李靖便帶著數千人的突厥貴族繼續南下。
沒有了十萬牧民和牛羊的拖累,行軍速度快了一倍不止。押著千餘俘虜經過銀州、綏州、延州等地,一路上觀者如潮。
關內道北部比鄰漠南草原,每年深受突厥襲擾之苦。突厥人殺人劫掠,縱兵毀城,**擄掠,深為百姓所痛恨。這幾州百姓一說起突厥人,無不咬牙切齒,恨不得寢食其皮肉。所以當大軍押著這千餘突厥人路過州縣之時,無數的唾沫和臭鞋子飛向了他們。
看著這些麵色沮喪的突厥貴族,張允文輕輕歎了口氣,對走在自己身邊的頡利說道:“大汗啊,看到沒有,這就是民心啊!”
頡利低著頭,目光渙散,卻不知聽見張允文的話沒有。
大軍花了將近二十天的時間過了關內道,進入京畿道中。一入京畿道,長安便近在眼前了。
重玄門外,華蓋如雲。李世民帶著文武眾臣站在大道之上,遙遙望著北方。
北風呼嘯。李世民抬起頭,望著陰沉的天色,隻見一朵朵雪花慢慢飄了下來。
不知不覺間,已是貞觀四年正月了。
這時,一騎快馬從北方直奔過來。騎士在離李世民還有二十多丈的時候,便勒住馬蹄,翻身下馬,往李世民方向跑來。一邊跑一邊大聲喊道:“陛下,大軍來了!大軍來了!還有十裏即到!”
李世民聞言一喜,一振身上的白裘袍子,上前兩步,又搓著手轉身回走幾步,一臉焦急。
“走,朕要前去迎接大軍!”李世民頓住腳步,猛的說道。
此言一出,眾臣慌忙攔著,但李世民卻是翻身上馬:“眾位卿家莫要多言,且隨我一起去迎接大軍吧!”
眾位大臣互相看了一眼,幾位武將帶頭上馬,緊隨在李世民身邊。
剩餘的大臣也先後上馬,跟著李世民策馬往北而去。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