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世家(2 / 2)

張允文頓時一陣沉默。

於是,這與三家商討軍糧換牲畜之事的人選便決定下來了。淮安王李神通去隴西李家,河間王李孝恭去範陽盧家,江夏王李道宗和張允文去太原王家。

“真是的,相公回長安才呆上兩個多月,而且還多是在外麵辦公。如今又要出去!”支柔有些幽怨的低低抱怨道。

而李宇則是坐在床沿邊,看著梅香和蕊兒為張允文收拾行李,口中對支柔道:“柔姐姐,相公這是在辦正事,我們做妻子的當盡力支持他啊!”

支柔看著李宇一幅柔順的樣子,頓時上去摸了摸後者滑膩的臉蛋:“宇妹妹你就是太依著相公了!若是他說是出去辦公,而實際上去尋花問柳,難道你還要送他出去不成?”

李宇聞言,頓時柳眉一豎:“他敢!”看到支柔一幅驚訝的樣子,有微微垂下臻首,輕聲道:“相公不會的!”

支柔嘻嘻一笑,狡黠的說道:“宇妹妹果然深懂相公啊!”

正說著,張允文慢慢進入屋子中,一看見那收拾起的行李,頓時道:“怎麼把夏天的衣衫都給放進去了!咦,那是什麼?團扇?我用得著這東西麼?”七手八腳的將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拿出來,“最多一個半月我就可以返回長安,用得著這些麼!”

和兩位嬌妻在屋內溫存了半天,暢敘了離別之情,張允文這才依依不舍的上路了。

他的幾位親兵本待要跟過來,不過卻被張允文拒絕了:“這次又沒有什麼危險的事,不用你們去了!等下次打仗的時候再帶你們去!”此言一出,幾名親兵頓時怨念極深:難道我們除了打仗,就沒有什麼事能做了麼?

其實張允文是考慮到三人從漠北回來才兩個月,若是此次再次出去,恐怕有些不近人情。所以沒帶那三名親兵,而是帶了鄭方廉等三個徒弟。

迄今為止,這三名徒弟的表現還是讓張允文挺滿意的。一套八極拳已經學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便是磨練了。而一些偵察營常用的技巧,也在幾次和張允文執行任務的過程學了不少。而上次去漠北,因他們生於河南之地,沒有帶他們三人前去,所以這一次去太原,張允文將他們帶上。

先到李道宗在長安的府邸。剛到外麵,隻見車馬粼粼,各色馬匹和三輛馬車正亂糟糟的擋在門外,一些仆役正往馬車裏抬著一口口紅漆大箱子。

“嗯,道宗兄,你這是……”張允文待李道宗一出來,便指著那些豪華的馬車和木箱問道。

李道宗微微一笑:“我等北上並州,與那王氏會麵,自是要準備周全,不能失了禮數。我等乃是大唐宗室,也不可被他們壓上一頭!”

原來就是想和王氏爭爭麵子啊!張允文聽了李道宗的話,心頭暗自想到。

“咦,妹婿,你怎地就帶三個親兵過來!你要知道,你可是我宗室駙馬,麵對王氏的時候可不能輸陣啊!要不要我再借你幾個親兵用用?”

此言一出,鄭方廉三人皆是麵帶不虞之色。

張允文連忙拒絕,同時心中暗笑,這李淵也是起兵晉陽,可以說太原是李家的老巢。而天下人隻知道王氏,而不知道太原李氏,實在是讓這些李氏宗親深感不忿啊!此次回到太原,恐怕有一場好戲可瞧了!

在張允文的堅持中,李道宗也倒沒有再談論再借親兵給他的話。

於是,這支由近三十騎和三輛馬車組成的隊伍出了長安,慢慢的往北邊走去。

看著這種速度,張允文不由苦笑兩聲,以這樣的速度,到達太原至少要七八日吧。

屈指算來,這條長安通往太原的道路,張允文走了接近十次。所以對這條路還是非常熟悉的。

平坦的道路上,李道宗和張允文騎馬走在最前麵,後麵是一批身穿閃亮明光甲的騎士,衣甲明晃晃的,簡直可以當鏡子用。騎士後麵,則是三輛裝飾豪華的馬車。流蘇瓔珞,佩玉鳴鑾,一路行來,微風輕拂瓔珞,鳴鑾叮咚作響。

這樣一支隊伍行走在通往太原的官道上,來往的商旅行人看著他們明晃晃的明光甲,裝飾華麗的馬車,就是繞著道走。

沿途白日行路,晚上則寄宿驛站,走了足足七日,終於到達了並州地界。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