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的朝會上,李世民發布了人事變動的命令。李靖遷兵部尚書,主管兵事。原兵部尚書杜如晦遷戶部尚書,原戶部尚書長孫無忌升右仆射。
同時,下令工部對相關武器製作采取嚴格的保密製度,還專門調了一營金吾衛守衛工部的武器作坊。
張允文來到軍事學院裏安排這一時間段的工作時,裝備院的閻立德找到了他。
“嗯,閻員外等一下,我先把這點工作布置下去!”
張允文正在布置的是關於學院的教學工作。這段時間軍事學院主要的教學工作放在了理論教學和馬上作戰這兩項上麵。
雖說對於張允文編撰的教材有些不是非常的懂,可是那些理論教員們還是認真的聽了張允文的講解,做好筆記,準備將這些東西再次灌輸到學院的腦海中。
這讓張允文很是無奈,誰叫那些士卒中能識文斷字者寥寥無幾。不過讓張允文感到欣慰的卻是此次科考之後,竟然有一百多名書生前來軍事學院報名,問起原因,無一例外的是因為張允文的那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聽得這些科考無望的舉子熱血沸騰,衝動之下就來到了軍事學院外麵。
於是張允文當即再念詩一首: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有這批書生的加入,情況漸漸好了起來。而張允文預想中的儒生和士卒隻見的矛盾衝突雖然發生了幾起,卻是小規模的。比起張允文預料的要好得多。後來經過教員還有張允文的協調,兩方人馬已經能和平相處了。
相信再過兩年,這批書生中既能出現優秀的參謀,也能出現能留在學院裏教書的教員。
整理好一遝工作計劃,遞給旁邊的一位教員:“嗯,拿去給屈突大人看一下,若是他簽了字,便可以著手安排了!”
屈突通早在貞觀元年的冬天便從洛陽回到長安,說是要好好的養病。現如今,已基本閑了下來,整日跑在學員中,看著學員們的操練。
“閻員外有何事找我?”張允文伸了一個懶腰,起身向閻立德問道。
閻立德笑道:“大人,去年你安排下來的工作我們可是做得差不多了,那些個炮彈都做了好幾十個了!”
張允文頓時大喜過望,一下子抓起閻立德的手:“真的?閻員外說的可是真的?”
閻立德見到張允文興奮的樣子,當即說道:“是否真的,大人過去一看便知!”
“哦,對!”張允文立即往門外走去。他身後的閻立德笑了一笑,跟著張允文快步往裝備院的方向走去。
來到裝備院,隻見陸大匠的那個院子裏,正圍著一群人。
張允文進入院中,那些圍觀的人群頓時散開,陸大匠露出頭來向張允文一笑:“嘿嘿,大人,你上次讓我做的東西做出來了!”
不需要他說,張允文已經看到地上的一枚炮彈。這枚炮彈已經被拆成幾個部分,彈丸、藥筒分開,裏麵的部件一個個的擺在地上。看樣子陸大匠正在向身邊的工匠講著這炮彈的結構。
“怎麼樣,老陸,這炮彈打過沒有?”張允文問道。
陸大匠滿臉激動的說道:“嗯,放過三炮,有兩炮響了,一炮沒響。乖乖,那炮的威力真是大啊,一炮下去,一下子便轟出一個丈餘的大坑,四周更是像被犁過一樣,草皮飛起來,地麵上刮出幾道深深的痕跡!實在是太厲害了,大人!”
張允文也是滿臉激動,連忙問道:“如今生產了幾門炮?多少炮彈?”
陸大匠伸出五根指頭:“做了五門炮,炮彈要少些,才二十多枚!不過大人,我給你說一件事,你可不要介意啊!”
張允文頓時有些疑惑:“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