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朝會上,先是開展了對此次平叛的有功之臣的封賞。|//|像長孫無忌、尉遲恭各自領了金魚帶袋,賞了一堆的金銀玉帛,就算是二人再加把勁生上一堆兒子,恐怕吃到他們死也吃不完。
然而賞賜完畢後,令眾人大跌眼鏡的是張允文竟然沒有得到封賞。
當長孫無忌問起時,李世民指了一下張允文:“你自己問他去!”
聰明如許的長孫無忌頓時知道張允文的做法,當下回到原位,默不作聲。
接著又宣布對羅藝父子的處罰。同樣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李世民竟然沒殺這些人,而是說道什麼燕郡王防禦北方,坐鎮幽州數十載,勞苦功高,一時謀逆不過他人慫恿,故貶去一應官爵,流放隴右。
此時的隴右之地,時常被突厥、吐穀渾騷擾,可以說今天是大唐疆土,明天便被那二族占領。也不知李世民是不是有心的,那羅藝一家皆是武將,在這種戰亂頻發的地方極易出頭,說不定幾年之後,便又是將軍。
於是,一些老夫子又在那裏高聲讚揚陛下仁義。
接著,李世民的三道政令又引起了一些文官的恐慌。
先是建立參謀院。當李世民將其職責功能完全敘述一遍之後,武官這裏大部分人齊聲高讚,當然也有一些武將滿懷對此不滿。參謀的設立,無疑加大了朝廷對地方將領的控製力度。
而那些文官則是擔心武將係統的實力膨脹,到後麵難以製約,竟然齊齊反對。當然,這些文官是除去了三省仆射中書令和六部尚書剩餘的那些人。在幾名大佬的集體鎮壓之下,參謀院在那些人的反對聲中成立了。
接著便是調查院的歸屬問題。李世民再度提出來,然而結果卻讓人滿意得多。戶部和兵部各自得了一塊。而且李世民還親自題名,將戶部的調查院命名為統計署,兵部的則命名為情報署,而他自己養的那部分調查院仍舊叫做調查院。
最後一項軍校之事,甫一提出,反對聲便不絕於耳。本來就對參謀院設立感到擔心的文官們,害怕這些莽夫掌握學文識字之後,智力突飛猛進,加上手握兵權,說不定完全壓住他們。
李世民卻是一揮衣袖:“爾等休得再言,朕意已決,這次要乾綱獨斷一回!”說完,布置認命。先是自任學院院長,然後又將屈突通、李靖、李績、尉遲恭等人盡數派到學院中掛職,最後任命道:“令張允文負責學院前期籌辦事項!各部定要予以配合!”
頓時間,那些官員的目光盡數集中在張允文身上。
張允文恍若未覺,從容出列,叩謝李世民。
散了朝會,張允文剛要離開,卻聽見身旁有人輕聲喚道:“允文慢走!”聽那聲音,卻是房玄齡的。
張允文頓時止住腳步。這時,幾名秦王府的屬官慢慢的靠攏過來,房玄齡道:“走吧,允文,我們一起走吧!”
於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和張允文一起慢慢的出了麟德殿。
“允文,這軍事學院的建議可是你提的?”那房玄齡問道。
張允文點點頭。
那房玄齡道:“允文提議倒是不差!想我大唐,敵酋四麵環伺,北有突厥,西有吐穀渾、吐蕃東有高麗占我遼東,是得振奮武風。如今陛下將軍事學院之事交付與你,你可不要讓陛下失望啊!若是有什麼需要幫助的直接說上一聲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