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元年二月,長孫無忌、尉遲恭帶領左衛進剿羅藝,於豳州城北猝遇羅藝軍共計五千人,雙方大戰。其間,有偵察營士卒以手雷開路,直殺進主營,生擒羅藝。羅藝之亂旋平。
接著,大軍北上涇州,與張允文彙合。
尉遲恭一見到張允文,頓時笑道:“允文幹得不錯啊!原以為那羅藝也是一方名將領兵多年,必有一番苦戰,結果你的那些士卒們一人扔了一個手雷過去,硬是打開了一條路,讓老夫領兵殺進去,生擒了那羅藝!”
雖然現今張允文很少去尉遲恭家裏學習槊術,但每逢節假總是帶著好酒好肉前去坐坐,所以關係也一直不錯。
如今聽得尉遲恭讚譽張允文當下一笑:“師父不必眼饞,如今裝備院已成,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最多明年,那手雷便可裝備全軍,到時候一人扔上一個,嚇破敵人的膽子,到時候再掩兵追殺,破敵易如反掌!”
尉遲恭頓時一愣:“唔,那這東西很便宜?”
張允文搖搖頭道:“也不是很便宜,大概需要三十錢一枚吧!不過後麵大規模生產的時候,價格會降下來!“
有何尉遲恭聊了一陣其他的。最後說道那羅成時,張允文道:“那羅藝羅成皆為一世良將,若是就此誅殺,豈不可惜啊!”
尉遲恭聞言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不過允文啊,我們這些身為武將的,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便是,不該管不要管,不該問的不要問。”
“可是,可是允文不甘看著虎將死在刑場之上啊!”
尉遲恭深深的望了張允文一眼:“好吧,這次我便幫你一次!不過光我一人還不行,你還要說服長孫無忌才行,那樣把握更大些!”
張允文點點頭,對尉遲恭作揖道:“多謝師父助我!”
而後,張允文又來到長孫無忌的住處。此時的長孫無忌正坐鎮涇州,統計各人功勞。
張允文見到長孫無忌,先是一揖:“末將張允文見過尚書大人!”
長孫無忌抬起頭,看是張允文,便放下手中的筆,笑道:“是允文啊!來來,過來看看,這是此次戰役後我評的功績。眾營之中,當屬你偵察營功勞最大啊!”
張允文謙虛道:“大人過譽了!我偵察營不過是仗著火器犀利,偷襲得手,才僥幸取得功勞。真正勞苦功高的還是那些左衛的弟兄們啦!”
“哎,允文你可別謙虛!功勞是你的,誰也拿不走;不是你的,你搶也搶不去!”長孫無忌說道,“對了,允文,你來找我有什麼事?”
張允文當下便把想為羅藝羅成求情的話語說了出來。
長孫無忌聽了之後,頓時勸道:“允文,你可知道,那羅藝父子範的可是謀反大罪,按照我大唐律令,謀反大罪,不得輕饒。你可不要引禍上身啊!你可要知道,朝廷之中可有人盯著你呢,若是你露出一點破綻,他們便會趁機打擊你!”
張允文一聽,頓時有些疑惑,自己可沒有得罪什麼人,怎麼會有人盯著自己呢?
長孫無忌見到張允文這樣子,頓時說道:“允文你有所不知,如今你的年紀尚不到二十,未行冠禮卻居高位,更是裂土分茅成了一方伯爵。朝廷中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你的這個位置啊!像那些四大世家的人。還有那些老儒,成天一幅離了他們天下就不得安穩的樣子,朝廷每每拔黜人選,他們總是唧唧歪歪,說個不停。若是允文你為羅藝父子求情,說不定那些世家和腐儒們都會咬著你不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