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的風,冷冽刺骨。風吹過還結著厚厚冰層的河麵,吹過掛著冰條的幹巴巴的樹枝,最後吹到城牆邊上。
守衛城牆的士卒驀地打了個寒噤,裹了裹身上的麻衣,貼著冰涼的皮甲,似乎更冷了。
這該死的冬天!士卒不由怨氣十足的抱怨道。
這裏是涿郡。大運河的最北端。前隋楊廣三征高麗,皆是以幽州為根據地的。而且幽州民風彪悍,乃是優良的兵源地。
前隋已經過去,現今是大唐一統天下。然而坐鎮幽州的人卻未變過,從來都是那名叫羅藝的人。如今,已經被封為燕郡王的羅藝卻要離開此處,到涇州上任了。
幽州地處北方,離長安很遠。而今,交通不發達而且通訊方式落後,往往京師之中發生一件大事,等到傳至幽州,已是大半個月之後了。比如說玄武門事變,當羅藝知道玄武門流血之後,已經是五月底了。當然,其中一些人的消息封鎖也是原因之一。
雖然羅藝曾經起了興兵報仇的念頭,可是他此刻正在前往涇州的途中,身邊除了幾百親兵之外,便沒有什麼兵力,若想興兵報仇,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他按捺下這種衝動,上表呈奏李世民,對玄武門事件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隻是表達對大唐的忠心。
其實在很久之前他便意識到中庭可能有變。而且自從隱太子建成在自己處調了五百精騎之後,原本人流進出不多的涿郡,竟然來了許多新麵孔。雖說他們操著一口河南話,說是河南的商隊,可是羅藝一點也不相信。看他們行走時的樣子,除了幾人看起來自然之外,其餘莫不是左顧右盼,小心翼翼的盯著每一個方向。於是,羅藝便讓人盯住了這群人。
這些人看快就在幽州城內開了一間倉庫,說是以此處為商品轉運的中心。從南邊運來貨物賣到突厥,突厥的貨物在賣到江南,轉手幾趟,利潤無算。
雖然一切看起來都正常不過,然而,當一名負責監視的人將一個細節報到羅藝處時,羅藝幾乎肯定這些人乃是李世民手下的斥候。
當初羅藝和李世民有過接觸,還曾折辱過李世民的左右,所以,心底下一直將李世民作為潛在敵人,對他的研究一直沒有停過。秦王府的斥候相對於其他軍隊而言,最大的特點便是受到一個叫做張允文的毛頭小夥的影響,喜歡使用一種造型奇特的匕首,雖然這種匕首用途很多,但是不適合正麵戰場使用,隻能做為良好的輔助工具。
終於在某一日,羅藝調兵突擊了此處,將裏麵的人盡數捉拿,冠以“勾結突厥,圖謀不軌”的罪名。然後一番審問下來,羅藝成功個撬開了這群人首領的嘴。
此人叫做杜晟。據他交代,他們原先是秦王府的斥候,不過後來劃歸到一個叫做調查院的部門,而那部門的主管也是張允文。這個組織擁有極其強大的情報收集整理能力,尤其是那些經過張允文訓練過的斥候,行走之間,已經與常人無異。
當杜晟將調查院的組織體係娓娓道來時,羅藝甚至有些後悔抓住這些人了。自己知道得越多,也就越危險。
於是,他將杜晟等三十多名調查院人員盡數秘密羈押,對外宣布已經處死。
正當羅藝有些惶恐不安的時候,唐高祖李淵卻來了一紙調令,說突厥南侵嚴重,威脅京畿,將他封為天節將軍,鎮守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