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頓時不由自主的點點頭,最後,他一拍板:“好!那就按四弟說得辦,把李世民留在長安!”
而此刻在秦王府,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正提起毛筆,在一道奏折上龍飛鳳舞的寫著。若是有人一看,定會吃驚的發現,奏折上寫的全都是一些關於秦王離開長安的事,上麵文辭華美,引經據典,總之敘述一件事,李世民離開長安之後會有什麼壞處。
而張允文也在動筆寫著,不過他的奏章更像是情報。隻見上麵寫道秦王府屬官們在得知秦王將要離開長安後的表現,用的最多的詞便是歡欣鼓舞,欣喜若狂之類的詞彙,還寫道屬官們準備連同家眷財產一起帶走,分明便是不像再返回長安了。
這批奏折寫完之後,將會全部匿名的呈交給李淵。
“來來,讓我看看允文你的奏章如何?”寫完奏章的房玄齡走到張允文身邊,拿起他寫的奏章看了起來。看著看著,便直叫好,惹得幾名文官也跟著來看。
“想不到允文小小年紀便將人心揣摩得如此之深,這道奏章一放,恐怕不管是誰,都不會讓秦王走了!”房玄齡讚歎道,“再加上利用商隊之事撩撥太子,殿下留在長安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了!”
以後的幾日裏,朝堂上圍繞秦王留與走問題爭論不休,尤其是幾分匿名奏章被人捅出來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討論的行列。
不少親近東宮的官員紛紛要求將李世民留在長安,以全君臣之義,父子之恩,兄弟之情。
終於,李淵也慢慢的改變主意,不像再讓李世民到洛陽去了。
於是,在李世民“康複”的第二天,李淵便將李世民召到麵前來,對李世民道:“二郎啊,你大病初愈,不能遠行,我欲收回旨意,不讓你鎮守洛陽,你看如何?”
李世民低著的頭閃過一絲喜色,卻很好的掩飾了過去:“兒臣本欲侍奉父皇晨昏,留在長安,乃是遂了兒臣心願,兒臣樂意之極!”
李淵“嗬嗬”一笑:“我就知道二郎孝順!既是如此,那你便留在長安好生調養一陣子,免得以後喝酒時身體不適!嗯,對了,說道喝酒,二郎你不要怪你大哥那夜請你喝酒,我也希望你們幾兄弟能好好相處啊!”
李世民心中暗自撇撇嘴,但仍舊躬身答道:“太子乃是我大哥,血緣之親怎可生怨恨,以後兒臣喝酒時小心便是!”
李淵這才高興的笑笑,示意李世民退出宮殿。
李世民出了大殿,看著寬闊的殿前廣場,不遠處巍峨聳立的重簷高樓,不由心頭暗生豪邁,這江山誰來主?當然非我莫屬!
(本周強推中,小半會努力加油的碼字的,不會讓各位同誌失望!)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