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李淵到來(2 / 2)

李淵聽了,輕歎一聲,半晌之後才道:“唉,真拿你們這些孩子沒辦法!一個個都有了自己的勢力,就完全不把為父放在眼裏了!”

李世民趕忙坐起身,一雙手臂顫顫巍巍的撐起軀體,李淵見狀,讓他趕緊躺下說話。

“父皇,兒臣之心,天地可鑒啊!”李世民幾乎涕淚長流。

李淵又歎了口氣,對李世民道:“首先提出反隋的謀略,消滅敵讎,平定海內,都是你的功勞。我本打算立你為太子,你卻堅決推辭。而且,建成年紀最大,被立為太子已經很長時間了,我也不忍心奪去他的太子之位啊。我看你們兄弟似乎難以相容,一起住在長安城裏,肯定要發生紛爭,我應當派你返回行台,留居洛陽,陝州以東的廣大地區都歸你主宰。我還要讓你設置天子的旌旗,如漢朝梁孝王一樣,你看如何?”

梁孝王乃是西漢文皇帝的二兒子,深受竇太後的喜愛。在平定七國之亂時更是立下汗馬功勞。因他功勞顯赫,再加之受竇太後的寵愛,所受賞賜無數,並且得賜天子旌旗。他出入時隨從護衛千乘萬騎,與皇帝一樣,出殿言“蹕”,入宮稱“警”。到了京城,常與皇帝同乘帝輦出入宮門。梁國當時富足強盛,為諸侯國之首,府庫的金錢、珠玉、寶器比京師還多。他曾修“梁園”,據史書稱其為“方三百裏”,極其壯觀華美。

聽了這話,李世民眼中不由閃過一絲失望,然而被很好的掩蓋下去了。“兒臣不願離開長安,願得留在父皇身邊,侍奉早晚!”

李淵頓時微微一笑,說道:“你的孝心我是知道了,但天下都是一家,東都和西都兩地,路程很近,隻要我想念你,便可動身前往,你不用煩惱悲傷。好了,事情就這樣定了,過幾日你身體好了之後,便前往洛陽那邊吧!”

李世民無奈應允。

李淵見此情形,又對李世民道:“今日之事,是你大哥的不是,明日我便下赦令訓斥他一下,給你出出氣!”

說完,示意身邊內侍前麵開路,返回寢宮。

李淵走後,秦王府的人馬盡數湧入,看到床榻上坐著的李世民,頓時齊齊呼了一聲:“殿下!”

李世民便將剛才李淵說的話重複了一遍,向在場之人問取意見。

長孫無忌聽罷,目光中閃過一絲精光,說道:“殿下,這可是我們的機會!若是回到洛陽,以殿下你的號召力,那整個山東恐怕盡是殿下你的地盤,哪裏不比呆在這長安城裏強!”

然而房玄齡卻道:“殿下萬萬不可!若是離開長安,離開這朝廷中樞,殿下雖能避開禍端,但卻終生與帝位無緣了!充其量隻能做一個坐鎮一方的諸侯!”

房玄齡此言剛落,杜如晦就接著道:“房兄所言不差!若是離開長安,而又在洛陽那邊經營起來,可那時,說不定陛下已經傳位太子,那時候殿下如何自處?就算是殿下能占據半壁江山,可小王爺他們呢?能否守住這片江山不被他的堂兄弟們給奪去?”

此言一落,李世民頓時驚醒:“二位所言甚是,當今形勢,的確不能離開長安!可是待我病好之後,就要奉旨離開啊!”

房玄齡低頭沉思一陣,忽然笑道:“殿下完全可以借助太子和齊王之手,助你留在長安!”

(各位同誌們,小半在此求收藏了啊!各位走路路過的兄弟姐妹們,麻煩你們點擊一下收藏本書!小半著實感激不盡啦!)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