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蒲扇扇扇風張允文頓時思考起來,這一斤多點火藥到底做個什麼東西呢?手雷還是炸彈,或是地雷。
最後,張允文還是決定用這些火藥製作成手雷。考慮到這些硫磺硝石之中還有不少雜質,也許爆炸的威力不如自己預料的那般大,張允文也就加大分量,這一斤多火藥隻用來製作成兩顆手雷。
說道手雷,他又想起了手雷的鐵殼和點火係統。鐵殼倒還好辦,叫那日打製馬鐙馬掌的周鐵匠打造幾顆便是,可這點火係統可是複雜得緊。
要不就做一個引信算了。張允文剛這樣一想,隨即便又想到,好歹我也是一個堂堂的偵察營營長,號稱爆破專家誒,要是連一個點火係統都弄不出來,那也太丟人了!
想著,便拿起毛筆,在一張白紙上畫好延時點火裝置的示意圖,反複推敲每一個部分,看以現今的生產力,有什麼東西可以替代的。
就這樣一連幾日,張允文總是每日去秦王府簽個到,再給李宇講上兩個《笑林廣記》裏的笑話,當然葷段子除外。然後去醉雲樓了解一下各地情報外,剩下的時間則是買了一大堆各式材料,做成點火裝置,看看哪一個的效果最好。
終於,費了五日功夫,用簧片代替現今難以做出來的彈簧,用燧石做點火係統的撞針和火帽,終於,一個初具雛形的延時點火裝置製作出來。
張允文興奮的將火藥小心裝進訂做好的菠蘿彈殼,然後小心的連上點火裝置,最後用蠟封實,一個屬於唐朝的手雷便製作完成。
然而和預想的不一樣,由於有些火藥做了引信,而那引信又在一次次實驗中消耗不少,所以,到最後時,剩餘的黑火藥量隻夠製作一枚手雷。
偷偷摸摸的來到長安郊外,張允文掏出那枚手雷,拉開拉環,“嗖”的一聲扔出老遠,然後躲在一棵樹後。
隻聽見“轟”的一聲巨響,張允文又聞到了熟悉的硝煙氣味。
上前一看,隻見地麵上一丈見方的草皮被刮開,隻留下土黃色的泥土。而在這四周,一些小樹苗直接折斷或是被衝擊倒向另一方,而大樹的樹幹上,或多或少的插著四處亂飛的彈片。
嗯,威力不錯!張允文自我感覺良好。
偷偷摸摸的回到長安城,張允文一口氣向那周鐵匠訂做了二十個手雷外殼,然後回到家裏做了二十多個點火裝置。
又花了將近五日功夫,終於將那二十個手雷製作完畢。
大功告成的張允文頓時心神一鬆,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然而,還沒有等他休息,那醉雲樓的一個夥計帶著幾甕好酒突然出現在自家門口,說是來為張將軍送酒來的。張允文欣然收下,而那劉氏兄弟頓時樂得眉開眼笑。
以感謝為名,張允文和那夥計回到醉雲樓。雖然不知道許辰鬆為何這般著急的找自己,但是他知道,肯定有大事發生。
果然,一到醉雲樓,那掌櫃就直接招呼張允文上三樓,第一句便是:“院長,你要的鳥找到了!”
(求收藏啊!!)
如果您覺得《大唐偵察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