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所言甚是,那麼就請劉備入荊州吧。”劉表說道。
“慢!將軍不光要請劉備入荊州,還要出城十裏相迎,以示對朝廷的恭敬,將軍當年先是未曾參與討伐董卓一戰,而後有殺害了討伐董卓李國立過戰功的將領孫策,已然落人口實,現在應當親自迎劉備,以顯示將軍重賢之美名,再加上荊州這些年沒什麼大的戰亂,定可以增加將軍的威信。”許汜說道。
劉備自從到了荊州之後,劉表待之甚厚。一日,劉表和劉備正在飲酒,忽然有人來報:“想將張武、陳孫在江夏劫掠百姓,起兵造反。”
劉表大驚道:“這二賊竟然又反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二賊不除,日後必為禍。江夏若是丟失,則荊州危已。”
劉表剛想讓人叫蔡瑁出兵剿賊,劉備搶先說道:“此等小事不需兄長多慮,兄長若信得過我劉備的能力,備願親自率軍討伐。”
劉表見劉備請命,心想道:“蔡瑁、張允同流合汙,已經掌握了我荊州大半的士卒,蔡夫人有多次想要我廢了長子劉琦,意在讓她的兒子做世子,菜氏一門想要多我荊州久矣,今日劉備向我請兵,我也正好借此機會提拔他,以此來製衡蔡瑁。”
於是劉表大喜的答應了,當即點兵三萬與劉備。劉備領命即行,不到一天就到了江夏。張武、陳孫得知劉備率軍討伐
當即率軍迎擊,劉備帶一部分人去誘敵,大軍精銳在遠處埋伏。見到劉備之後張武首當其衝,縱馬出陣,提槍就向著劉備刺來,劉備見張武胯下的戰馬極其雄駿,自知,若是由此馬在敵營,自己的誘敵之計定然不能奏效,於是緊握雙劍,應戰張武,劉備雖說武藝不是太好,但也不是吹的,不到十個回合,就將張武一劍刺於馬下,劉備隨手扯住轡頭,縱身一躍騎上了張武的戰馬。陳孫見了,當即率眾賴奪馬,劉備佯裝不敵,率眾逃跑,待到將陳孫引到包圍圈之後,忽然率軍反擊,將陳孫刺死,張武、陳孫的部眾見主帥一死,當即潰散四逃。隨後劉備又用了幾天時間招安了張、陳二人的餘黨,平複了江夏諸縣之後,班師而回。
劉表得知劉備大勝而回,大喜過望,親自出城迎接,設宴慶功。
自那以後,劉表經常讓劉備率軍平亂,也為劉備介紹了不少的荊州大族,還常常和劉備與仲謀事一起評論天下之事。
後來,劉備、許汜與劉表在一起共論天下之士。談到陳登時,許汜不以為然地說:“陳登乃湖海之士,驕狂之氣至今猶在。”劉備雖然對陳登十分熟悉,但他沒有立即反駁許汜,轉而問劉表:“您覺得許君所言對不對?”劉表說:“如果說不對,但許君是個好人,不會隨便說別人假話的;要說對,陳元龍又盛名滿天下!”劉備問許汜:“您認為陳元龍驕狂,有什麼根據嗎?”許汜說:“我過去因世道動蕩而路過下邳,見過陳元龍。當時他毫無客主之禮,很久也不搭理我,自顧自地上大床高臥,而讓客人們坐在下床。”劉備應聲道:“您素有國士之風。現在天下大亂,帝王流離失所。元龍希望您憂國忘家,有匡扶漢室之誌。可是您卻向元龍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談也沒有什麼新意,這當然是元龍所討厭的,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元龍和您說話?假如當時是我,我肯定會上百尺高樓上去高臥,而讓你們睡在地下,哪裏隻有區區上下床的區別呢?”劉表聽了,放聲大笑。劉備深情地說:“象元龍這樣文武足備、膽誌超群的俊傑,隻能在古代尋求。當今芸芸眾生,恐怕很難有人及其項背了。”
許汜見劉備說話這麼不給麵子當即負氣而走,劉表怎麼勸都勸不住,許汜走後,劉表對劉備說道:“你這是太不應該了,當初我帳下之人多勸我不要留你在荊州,是許汜先生力排眾議才將你留下來的。”
劉備一聽當即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大罵自己的不是,於是向劉表告辭,來到許汜家中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