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太守公孫瓚,統領精兵一萬五千,路經德州平原縣。正行之間,遙見桑樹叢中,一麵黃旗,數百騎來迎。公孫瓚一看乃是劉備劉玄德。公孫瓚上前問道:“賢弟為何來到這呢?”劉備回答道:“舊日蒙兄保備為平原縣令,今聞大軍過此,將來奉候,就請兄長入城歇馬。”公孫瓚對劉備說道。“賢弟可棄此卑官,一同討賊,力扶漢室,若何?”“正有此意。”劉備說道。孫瓚到來,曹操出來迎接。
眾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裏。操乃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河內太守太守王匡首先說道:“今奉大義,必先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是以在下以為······”王匡還沒說完,忽然一個聲音從帳外傳來:“真是熱鬧啊!今天推選盟主,為何沒有人通知本將啊?是不是認為本將帶來的那五萬人,入不了大家的眼啊?”來人正是鎮北將軍新興侯雷雲,他這次帶來了五萬兵,其中鐵血軍一萬,騎兵兩萬,步卒兩萬。武將五人,關羽、張飛、典韋、高順、麴義,軍師兩人賈詡、程昱。蕭天幾人和張遼、徐榮鎮守並州。
袁紹看到來人道:“想必這位將軍就是平滅黃巾軍的大功臣雷雲雷天雨將軍吧,哈哈,紹久聞將軍大名,以為將軍如此威名定是而立之年,未想到將軍竟如此年輕,果然英雄出少年啊。”
“祁鄉侯過獎了,在下隻是長得年輕然卻已經將近而立之年了。”雷雲謙虛的說道,其實他心裏想的是老子的年齡恐怕比你爺爺都大。
“嗬嗬,新興侯北平鮮卑,東據黃巾威名遠播,我提議推舉新興侯雷天雨為盟主大家可有意見?”袁紹笑嗬嗬的說道,然而從他的眼中不難看出,他不是真心的,甚至對雷雲有著一點敵意。
“本初兄高舉了,在下雖略有薄名,卻隻是帶兵打仗之才,無法擔任統籌大局的盟主,這盟主在下提議由袁本初擔任,本初兄那是名門之後,其威望才能遠勝在下,又有人反對就是與我雷雲為敵。”雷雲高聲說道。
這時曹操也站出來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袁紹再三推辭,眾人都說,非袁紹不可,袁紹方才應允。而袁術的眼中卻有著強烈的不甘,但是迫於眾人也隻能推舉袁紹了。
酒宴上雷雲上前說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袁紹說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眾人都上前說道“我等以盟主,惟命是從。”接著袁紹又說道:“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長沙太守孫堅站出來說道:“堅願為前部。”
袁紹高興的說道:“文台勇烈,號稱江東猛虎,可當此任。”於是孫堅帶著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而來。
“盟主,孫文台雖然勇武,但是敵人詭計多端,我看還是排一隊人馬跟在孫將軍後麵以備不測。”雷雲上前說道。
“天雨賢弟說的正是,那就請賢弟派兵在攻台後麵支援可否?”袁紹說道。
“沒問題,文遠,你帶一萬騎兵在孫健身後五裏外接應。”雷雲對張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