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鏖戰東北(六)求收藏!!!(1 / 2)

但起哄得眾人沒有放過這個參謀,非要讓他也講個故事,誰讓他中招了呢。

那人想了想道:“我家祖上原是滿人,老姓赫昌都,屬八旗中的鑲黃旗。我家裏原來流傳著一個故事,今天講出來給大家解悶。原來清軍進關之後,剛開始見啥都搶,並沒有想著占領關內這花花江山。

為哈呢?因為漢人太多,怕統製不了。所以入關頭三年,隻是燒殺搶掠,積累了海般財富。眾所周知: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江南富庶之地,不論過去和現在可都是中國的米倉錢袋呀。”

說到這裏他一頓,好像在想前朝往事。

一會他又道:“到了第四年,大清國已成定式,漢人大部分也已屈服,於是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就下令把這些財寶,全運到了關外,藏匿起來。

以防日後漢人造反,滿人被打出關外,到那時再用這些錢作為複國之資。但具體藏在哪,卻無人知曉。

我曾祖父離世前說過一些讓家人聽不明白的話,我記得其中兩句好像是:‘正大光明做忠臣,風水宮內立聖君。’就這些,全是前朝老話,希望大家愛聽。”

眾人紛紛說沒意思,都說他吹牛,顯擺自己過去的身份。那參謀被弄了個沒趣,就不再作聲。可是這故事卻引起了王真元的注意,以他幾千年的經曆,他聽出這不像是假的,隻是裏麵的關竅可能被滿清後人失落了,他暗想著兩句謎語,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時鬱悶的氣氛頓時一掃而空,大家又回複到真元他們來時的狀態,唱歌跳舞,但是心中求戰的種子,卻是已經開花結果了,那種民族仇、家國恨,更被煽動了起來。這種情緒被傳播到整個東北軍中,一些戰士紛紛來找那個全家被日本人殺光的小士兵,認他當弟弟,發誓為他報仇。

通過此事,王真元想到,一支軍隊,隻靠物資豐富還是有所欠缺的,精神力量更不可小覷呀。又想到倭鬼們造得那些孽,與東北百姓所受過的那些痛苦和蹂躪,不由歎了口氣,抬頭看向滿天星鬥,眼角順下一縷淚光……。

十月十三日淩晨,日軍炮兵陣地。彈藥庫外,整齊的四排日軍圍成一個正方形,完全護住炮彈帳篷。鬼子們刺刀晃晃,不敢有絲豪鬆懈。

而各個炮手也是圈炮而睡,上一次的教訓讓這些鬼子知道了厲害。在無邊的黑暗中,還有幾雙狼一樣的眼睛也在盯著這處陣地。沒錯,這些就是剛剛趕到的日本忍者,他們是甲賀流的四名中忍,雖不是最上流忍者,但放在冷兵器退化的時代,這些人已經是頂尖高手了。

他們正在等待著支那異能人的出現,臨出發時,頭山滿已細細交待過了,不要求他們能殺死對方,隻要能知道對方的來曆既可,如果有誰能找到支那異能人,將會得到上忍傳承,最後成為甲賀流第一弟子,同時有可能成為下一任掌門,所以這些身穿黑衣的家夥都卯足了勁,等著獵物的出現,可是誰又將成為獵物呢?

我們的王大總參現在幹嗎呢?他在想著怎麼幫著東北軍躲避鬼子的炮擊。他盤坐在床上,苦思冥想、搜腸刮肚,想著種種可能的方法。

法寶?沒有這麼大罩麵的呀。陣法?能擋得住那些威力巨大的炮彈嗎?想來想去,他想起戒指中的一種煉器材料。

這種元素叫作“青磷砂”,在煉製防護性法寶時加入,可以提升法寶的延展性和硬度,提高法寶的抗機械打擊強度。

他估算了一番,戒指內的“青磷砂”還有兩千多噸,如果修工事時以十比一的比例調入洋灰,那麼可以調出兩萬噸高強混合土,估計抗鬼子火炮應該沒有問題。

想到這,他起身去了沈陽城外第一道防線,因有“步雲靴”助力,隻用了十分鍾的功夫就到了。

他來到地下掩體,找來了黃顯聲和王以哲,讓他們趕緊組織人手加固工事,先估算用多少洋灰和砂土。約摸過了一個時辰,工兵報上具體數字,如果三道防線全麵加固,需要洋灰一萬噸左右,如隻加固第一道防線,四千噸就夠了。

三人一商量,覺得時間不一定夠了,隻加固第一道,如果鬼子不進攻,再繼續第二、三道。說幹就幹,真元按比例把“青磷砂”摻入了四千噸洋灰中,所有將士配合工兵一起幹活。隻用了不到半天,工事就加固好了,而且遠遠看去,就像一道青色的長蟲。

具體效果怎麼樣呢?真元讓工兵把摻了“青磷砂”的洋灰,單獨做了一個四方礅子,左右一立米大小,並把它固定在靶場上。他找來一支“鐵拳”火箭,離開有五十米距離,一按發射器,錐形的彈頭向目標飛去,帶出一陣尾煙。

喘息間,火箭彈和水泥墩親密“吻”在一起,劇烈的爆炸後揚起一片煙塵。硝煙過後,眾人前去觀察效果,隻見水泥墩上隻留下了一個拳頭大小的疤瘌,連洞都算不上。眾將官想:我們都見過這種火器的威力,那打在坦克上都是一個大洞,怎麼今天失效了?肯定是失效了,這火箭看來也有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