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t小二嘴上叫著,眼裏放著光,手裏接過真元給的五塊大洋賞錢,心想今天是啥好日子,遇上這麼大手的主,這五塊大洋趕上自己三個月的工錢了,回家得給菩薩多上柱香,希望這位爺天天來。打發了小二,真元默默吃著酒菜,心裏卻在想著事。
\t
\t用過了飯,會完了帳,王真元這才循著打聽來的地址向著大華染廠的方向走去。大華染廠在青島西北部的工廠區,離海邊並不太遠,和另一家叫作元亨印染廠隔著兩條街。
\t
\t大華廠的飛虎牌比元亨廠的棧橋牌略響一些,都是青島地在上數一數二的大品牌,兩家既是競爭又是合作關係。幾句話的功夫,他來到了大華染廠門口,工廠大門漆成藍色,用洋鐵皮焊成,門麵很寬,便於進出汽車。
\t
\t大門柱由青島特有的花崗石修砌,十分氣派,右邊的門柱上掛著一塊木牌,上寫六個大字:青島大華染廠。
\t
\t略一停頓,早有一個看門人上來敘話,問王真元有何事情?王真元跟看門人客氣了兩聲問道:“不知你們陳掌櫃的在不在?山人想求見一麵。”
\t
\t“這位先生,如果你要是想買布得找帳房吳先生,如果您是洋行的先生,談買賣要找董事長盧先生。陳掌櫃隻負責生產和技術。”“我不買布,也不賣東西,我隻想見一見你們陳掌櫃,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給他投資。你可不可以給我通報一下?順便把這本書給陳掌櫃過一下目。”
\t
\t王真元說著拿出在後世搜集的一本抹去時間痕跡的《印染工技圖例版》,這本書主要講得是印製花布的技術和一些化學染料的製配方法。這樣的書雖說在後世一文不值,但是在這個時代,那可是寶貝,有了它可以讓一個染廠升級為一個領先時代的印染業巨頭。
\t
\t那看門人也是原來的染布工人,翻了一下書,知道這不是小事,又看王真元器宇軒昂,不像凡人,馬上說了句稍候轉身向廠裏跑去。
\t
\t片刻功夫,一個三十出頭的漢子跑出了廠房,隻見那人身高七尺,短發濃眉,麵皮白淨,瘦長臉,薄嘴唇,一雙修長的丹鳳眼裏閃著精光,身上一件粗布短褂被染得花花達達,腰裏係個皮圍裙,下身一條黑色大腰褲子,褲角紮著布帶,腳蹬一雙千層底布鞋,走路虎虎生風,顯得精明幹練。
\t
\t真元未等那人開口,便作了一個揖道:“來者可是陳掌櫃的?”那人忙點頭說:“是,是,在下就是陳壽亭,不知先生從何而來?有何貴事?在下能做的一定義不容辭!”
\t
\t真元知道肯定是那本書發揮了作用,也不客氣,道:“咱們是不是可以借個地方說話?”“唉,你看我這人一高興就什麼都忘了,先生別見怪。裏麵請,咱們辦公室裏談,文琪,把我的好荼沏上一壺。”說完在前引著真元往廠裏走去。
\t
\t大華染廠的辦公室和工作車間是聯在一起的,在辦公室裏就可以通過大落地窗觀察車間裏的一切,發現狀況可以及時解決,真元進入辦公室後感覺著非常安靜,噪聲並不大,一問才知道辦公室做了隔音處理,便於接待客人和談事情,真元想這陳掌櫃也是一個細心人,看來能在曆史上留下一筆的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t
\t接著泡茶,寒暄,說場麵話,鬧了好一陣子才進入正題。真元啜了一口正宗的嶗山綠茶,開口道:“鄙人來自英吉利國,那裏是紡織業的源頭,技術已領先中國近十年,這些資料也是我在那裏買到的,想要實業興國,所以回來找合作夥伴,不知陳掌櫃的可有興趣?除了技術外,我還可以投入足夠資金另建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