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環境下企業管理會計的實踐與變革(1 / 3)

“互聯網+”環境下企業管理會計的實踐與變革

封麵專題

作者:楊軍

【摘 要】 全麵推進管理會計體係建設,是業界近年來熱議的話題,而管理會計體係建設的關鍵是理念與抓手,這已成為理論界與實務界的共識。文章結合企業財務管理中跨界探索的創新實踐,嚐試係統性地歸納“互聯網+”環境下管理會計應有的思想高度與作為修煉,以期觸發更為廣泛而深層次的思維碰撞,從而促進管理會計體係建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 “互聯網+”; 管理會計; 實踐與變革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18-0002-07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互聯網金融明確了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以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和市場秩序,標誌著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將翻開曆史性的嶄新一頁。筆者所在單位雖非互聯網企業也非金融企業,但作為長期從事財務工作的管理者,在移動互聯網日趨強大的影響下,不由自主地思考“互聯網+”對管理會計體係建設的重要性。現結合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以下簡稱“廣西聯通”)運用“互聯網+”的思維與能力來推動營運資金管理跨界變革至互聯網金融的實踐案例,分析和探討管理會計在“互聯網+”環境下所應有的思想與作為,供更多管理者借鑒與思考。

一、廣西聯通營運資金管理會計變革的實施與分析

近年來,電信運營商對外除麵對行業的激烈競爭外,還受到來自各種互聯網企業的強力衝擊,如果繼續守在傳統思維及管理模式下,供應鏈條繁冗、資源被層層分剝、末梢渠道管控薄弱等問題將更為突出,成本和資金的壓力也更為嚴重。“窮則思變,變則思通”是哲學態度,更是市場規律。基於此,廣西聯通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率先將營運資金的業務範疇擴展至B2B領域,打造了“沃金融”的運營與管理,開創了資金管理鏈條上的互聯網金融新模式,向跨界經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簡而述之,“沃金融”是基於大數據和產業供應鏈的一種無抵押、低門檻、低利率的互聯網金融模式,該模式以電信運營商對代理商經營行為的大數據分析和未來收益預測為基礎,聯手上遊供應商和商業銀行為代理商提供信用資金,在為其解決貸款難問題、鼓勵其擴大再生產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著電信行業的快速增長。而實現這一模式,離不開管理會計的深度介入與創新實踐。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一)創新推出融資模式,創造更多盈利空間

眾所周知,當前的互聯網金融以銳不可擋之勢挑戰著各行各業的傳統經濟體係,應勢而變是當前各個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電信企業同樣如此。廣西聯通開創的“沃金融”正是電信運營商涉足互聯網金融的“破冰”之舉,它以電信行業供應鏈為核心,憑借自身對上下遊企業的深刻了解和有效掌控,推出了供應鏈融資模式,可以說這是電信運營商以產業資源帶動金融資本的跨界經營體驗,這一體驗意義深遠。

在廣西聯通為供應鏈融資模式搭建的平台活動流轉中,代理商采購、銀行發放信貸、供應商發貨後,銀行將款項支付給供應商,代理商在90~180天的還款期限內隨借隨還,信用額度循環使用;如果出現違約情況,廣西聯通先行向銀行償還借款,然後逐月從代理商後續酬金中予以回收,同時將代理商違約信息傳遞至人民銀行征信係統,記錄相關違約信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違約風險。

不難想象,在此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廣西聯通將與各大金融機構共同分享貸款收益,不但解決了代理商貸款難、資金緊張的問題,而且為企業創造了全新的盈利模式,促使廣西聯通邁入了傳統電信業務收益與互聯網金融收益雙輪驅動的增長階段。

“沃金融”屬於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通過價值交換實現生產要素在價值鏈中的有效配置和效率提升,從而實現各方的價值保值增值。毋庸置疑,找尋企業價值的邊際與邊界,本身就是管理會計的研究範疇。

(二)創新多維保障體係,確保資金快速流轉

作為B2B交易平台的一種創新互聯網金融模式,如何防範鏈條各方的資金風險是核心。廣西聯通在學習研究銀行業授信及風險管理體係的基礎上,建立起了基於大數據分析、屬於“沃金融”特色的資質評估和信用額度評價模型。

這個評估模型極具電信業特點,它以代理傭金為基礎,相繼搭建起授信資質評定體係、授信額度評估體係、預警提醒機製體係三大體係,它們相互作用,形成合力。

1.授信資質評定體係

該體係通俗說就是明確“準入門檻”,分別由渠道資質與業務發展組合而成。在渠道資質方麵,廣西聯通要求剔除服務商、社會直銷等非實體渠道,同時要求其必須保證渠道資料的真實與完整,且在人民銀行征信係統中無違約記錄,方可準入;在業務發展方麵,要求近3個月業務發展正常,月均銷量不低於近6個月的平均值。

2.授信額度評估體係

該體係主要指信用額度管理。“沃金融”設定對代理商授信額度是以未來12個月預計傭金和最近6個月平均傭金為依據測算出全年傭金,兩者中取較小值再乘以評級係數。其核心要點:一是預計傭金;二是評級係數。具體如下:

(1)未來12個月預計傭金包含存量用戶遞延傭金和新發展用戶預測傭金兩部分。其中:存量用戶遞延傭金=不計流失的存量用戶*當月保有率*分成傭金;新發展用戶預測傭金=每月新發展用戶*當月保有率*發展傭金或分成傭金。

(2)評級係數是由渠道創建時長、最近6個月傭金變化趨勢、最近6個月終端合約發展量變化趨勢、最近6個月3G銷量、最近6個月傭金占比、代理商會員評級和渠道活躍度7個代理商評價指標加權得分計算而出。

3.預警提醒機製體係

由於“沃金融”涉及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方的信息可達海量,因此,實時有效性是各方不可忽視的關注重點。為此,廣西聯通配套建立起了短信提醒預警通道、服務預警報表體係以及客服電話提醒與渠道經理督促催繳相結合的多種機製,以多維促進互聯網金融交易交互全過程的高效與安全。

另外,廣西聯通還優化了與銀行係統授信的信息交互體係,確保了信息的及時、對稱。優化完善後的交互信息內容包含渠道名稱、企業名稱(營業執照上的名稱)、渠道編碼、授信額度、渠道創建時間、最近12個月實收傭金、最近12個月的月訂單數及訂單金額、最近12個月每個月代理商會員評級、最近12個月聯通評分模型結果、最近6個月傭金占比排名、未來6個月和12個月預測傭金金額、聯通推薦授信額度等實時信息;銀行通過係統接口向“沃金融”平台傳送可授信的代理商信息,包含渠道名稱、渠道編碼、授信額度、授信期限、貸款賬號、審批結果、貸款償還情況等。正是有了這些信息的實時交互,才能為跨界經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可以這樣說,上述三道防線體係的設置不僅是創新模式下的必然選擇,也是管理會計在全新模式中“不忘本職”的映射性運用。

(三)創新全電子化資質審核流程,提高效率

代理商的資質審核與信用額度的評估是推動“沃金融”快速發展的先決條件,但傳統的線下貸款資質審核流程繁瑣,難以適應電子時代的發展水平。“沃金融”在推進過程中深諳此理,因此,在設計理念與平台功能中,完全以線上互聯網的姿態出現。

一方麵,代理商獲得資質評估後,所有的申請流程通過線上操作,無須簽訂任何紙質協議,快速獲得貸款進行采購,真正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且界麵清晰、表現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