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禍臨頭(1)(1 / 2)

翌日清晨,紫禁城的上空灰蒙蒙一片,許是夏天第一場大雨即將來臨,天氣也忽然變得燥熱起來。

太和殿外,弘時眼巴巴地望著相繼入殿的大臣,卻唯獨沒有見到舅舅田尹。

昨日田尹被聯名彈劾,接著又不見蹤影,他第一時間便去了景仁宮準備和皇後商議,豈料皇後突然病倒閉門不見客,連他這個養子也被拒之門外。

這下他可慌了,想來田尹也不會蠢到事情還沒弄明白之前就畏罪潛逃吧。本想著早朝前能見上田尹一麵,商議在皇上麵前的應對之策。

奈何弘時在太和殿外等了足足一個時辰,蘇培盛宣布早朝開始低啞的嗓音已在太和殿回響,田尹依然沒有出現。

太和殿內,皇帝一臉肅然地坐在金鑾寶座上,接受過文武百官的朝拜之後,抬眼眸光一掃,倏地暗下了眸子。

“田尹呢?”皇帝麵色稍帶不悅地問道。

此話一出,眾人皆垂首麵麵相覷,咦?這田尹竟然沒在?

弘時作為皇長子,立於文武百官之首,雖然他也不知田尹身在何處,但是田尹可是他的親娘舅,此刻再不出來為其說幾句話,便有些於禮不和了。

“啟稟皇阿瑪,舅舅昨日便不在府內了,今日也沒來上朝,定是出事了,還請皇阿瑪派人一尋。”弘時恭恭敬敬地說道,神色也變得格外擔憂。

“哼!”皇帝冷哼一聲,冷冷嘲諷道,“他可真會挑時候出事啊。”

弘時的心猛地一顫,聽皇阿瑪的意思,看來已在心裏落實了舅舅的罪名啊。

他可如何是好?若是舅舅真的被有心之人捉去,嚴刑逼供,招出他的那些個事來,那可就糟了。

殿內霎那間又變得鴉雀無聲,皇帝深邃的目光又緩緩落到大理寺少卿韋大人的身上。

“韋卿,你來說說昨日你上的那道奏折,田尹私吞災糧,可有證據?”

韋大人身子一抖,立馬雙膝跪地,驚慌失措的目光偷偷瞟了一眼旁邊的弘時,才有些結巴道,“啟稟皇上,微臣……微臣確有實證!”

他哪敢說沒有啊,大禍臨頭,他也是自顧不暇了,他一口氣便把當年田尹私吞災糧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皇帝的臉色越發的暗沉,弘時立在一旁心也揪作一團,雖然現在所有的矛頭都隻向田尹,但他也怕皇上繼續問下去,哪個膽小怕事的蠢驢把他也給供出來了。

皇帝的臉雖已沉得一發不可收拾,可他依舊沒有就此作罷,他就要今日聽聽田尹究竟背著他幹了多少‘好事’。

“莫卿,朕記得你是田尹的門生吧,他幹的那些事恐怕你更清楚吧。”皇帝目光如炬地望向翰林苑學士莫大人,冷聲問道。

莫大人的額角蹭地就冒出幾顆冷汗,雙腿一軟倏地癱倒在地,“皇上明查,微臣也是昨日才知曉田尹強搶民女,魚肉百姓,以前微臣確實不知啊!”

皇帝繼續冷哼一聲也不再多瞧他一眼,又將目光掃向一邊,“章卿……”

皇帝便這樣不厭其煩地一連問了二十餘人,一時間太和殿內也跪了二十餘人。立於一旁的弘時臉色也漸漸泛白開來,直到皇帝下旨讓順天府徹查,他才稍稍鬆了口氣,還好順天府丞也是他的人。

他正微微皺著眉頭,心裏琢磨著如何大義滅親讓田尹認罪,一小太監忽然匆匆忙忙跑進殿內,打斷了他的思緒。

“啟稟皇上,田尹田大人求見!”

皇帝眸光一凜,冷冷道,“這個時候來也不晚,宣!”

小太監匆匆退出去後,跪倒的二十餘人皆惶惶不安,弘時亦不例外,心都快跳到嗓子眼。或許是他先心生讓田尹攬下一切罪責的緣由,此刻他的心裏才湧現出不好的預感。

眾人的目光皆望向殿門口,隻見田尹未著官服,反而是身穿一件單薄的白衫,右臂還纏繞著白色的布條,鮮血已在白色的布條上漫開了一大塊。

“大膽!天子麵前,豈容你這副樣子?”蘇培盛眉心一蹙,忽的大聲衝田尹嚷道,心裏卻默念著,妹夫呀,你都大禍臨頭了,為何還要再火上澆油啊。

“太和殿中,何時由得你在此隨意嚷嚷?”皇帝用冰冷的目光,瞥了蘇培盛一眼,此刻才想起來,當初他可是親自下旨讓田尹取了蘇培盛的妹妹。

蘇培盛急忙雙膝跪地,正欲開口求饒,皇帝已不耐煩地衝他擺了擺手,他立馬啞口無聲。

田尹走至殿中,屈膝跪地,眼裏卻生出憤恨的目光似有似無地掃在弘時的臉上,“罪臣田尹,參加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