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逸好興致。”是景明的聲音,將沉浸在笛聲中的臣逸的神智喚回。
“皇上現在越來越難請了。”臣逸沒有回頭,隻是不悅的言道。
“朕公務繁忙,總不至於為了你,耽誤了國家大事,這也不是你希望看到的吧。”景明對臣逸沒有任何的恭敬,好像麵前的臣逸真的是自己的男寵。
“你如果果真是忙於公務,那我確實不該怪罪你什麼,隻是你自己心知肚明,你這兩日在忙些什麼。”臣逸聲音中的不悅更重,臉依舊對著滿池的荷花。
“忙帝王應該幹的事情。”景明的回答很是簡短,他對於眼前的這個男子沒有一點的敬意,甚至回答他的話語都不是心甘情願。
“帝王該幹的是什麼? 是去皇後的宮中當著皇後的麵皇後貼身的宮女。”臣逸終於回頭,但是臉卻依舊淡然,景明看向眼前這個眉目如畫的男子,臉上沒有一絲的怒意,心底更加佩服起他的隱忍。
“我去皇後娘娘那裏是經過你允許的。”景明神色中的不悅愈加的明顯,他沒想到臣逸叫自己來是興師問罪,還是問自己昨天所作所為的罪。
“我隻是讓你去皇後宮中,卻沒讓你作出如此禽獸不如的事情。”臣逸的怒氣因為景明的不認罪而爆發,對景明說話的語氣也沒有了剛才的淡定和氣,話語中甚至出現了禽獸不如這樣的字眼,這樣的字眼,是臣逸原先不屑於說的,但是想到昨日錦官所受的委屈,景明的不知錯,自己再也控製不住情緒。
“再禽獸不如也不會拿別人的生命來成全自己兒子的性命和江山。”景明在臣逸說出禽獸不如的時候,心頭的怒火就再也控製不住,積攢在心中多年的怨氣,也隨之噴薄而出。
“你這條命,如果不是我的父皇,恐怕早就死了。”臣逸突然間的失語之後,淡淡的言道。
景明是臣逸的父皇微服出巡的時候就得孤兒,因為父皇喜歡他的機靈,一直養在當年臣逸的母妃德貴妃的宮中,成了臣逸的伴讀,當年德貴妃也對他關愛尤佳。德貴妃被人陷害死後,皇上將他們二人掉包,為的是保護年幼的臣逸,而一心想為德貴妃報仇的景明當時也願意做那個被皇後宰割的對象,於是,現在的景明用了當時臣逸的名字成了皇子景明。而當時真正的皇子景明卻成了皇子的伴讀臣逸。這是皇家秘辛,在先皇駕崩之時,幾位重臣才知道了這段故事,隻是先皇怕自己去世之後,成了皇太後的皇後會對自己的皇子不利,所以索性將掉包計進行到底,直到皇太後露出自己的本來麵目,將景明或殺或貶之後,由眾臣支持臣逸登上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