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衝想了一想,道:“我早先到過黃鶴樓,也打聽過不少有關劍會的消息,知道最近有大批唐人入宋,其中名人劍客不少。雖然宋唐兩國曆來交好,但是此際一役,動靜如此之大,恐怕結果牽連會更廣。”
站在一旁的龐闊衣也笑道:“老衲也打聽到,大唐的元稹大師也駕到黃鶴樓,而且還在那裏擺下三天三夜混元棍陣,為劍仙李白這一戰護法作陪。”
“如此一來,李白受傷一說,不是不攻自破了。”蘇軾道。
龐闊衣道:“元大師擺陣於此,雖說銅牆鐵壁,但卻也不能證明李白就在黃鶴樓之中。”
“大師的意思是,擺陣,不過是為了不讓別人進到樓中以窺究竟。”蘇軾道。
“正是。”
“哼,棍陣,隻不過不讓閑雜人等進去而已。”胡道衝喝酒道,“隻要你一到那邊,自然一切真相大白。屆時也不用麻煩我們三個老頭子了。”
蘇軾道:“在下並沒有懷疑前輩的意思,隻是眼下,蘇某還是想早些前往目的地。”
“武昌現在早已是人滿為患,大家都在等著蘇大人您呢!”人群中一人叫道。
另一人也跟著道:“是啊是啊,現在想在武昌城搶得一地觀賞,那都是達官顯貴炫耀的資本。”
“世俗庸人。”胡道衝鄙了他們一眼,哼道。
蘇軾抱拳道:“蘇某多謝大家的關心了。”
眾人也笑著一一還禮,一人跳出道:“現在朝廷的王公貴族,很多都來了武昌,就連退隱多時的王安石丞相,也南下來了。”
“據說皇帝陛下也關注著呢!”
“大師兄也來了!”蘇軾心裏一驚,失笑道:“山野一戰,竟然上動天聽!”
“四年前,蘇大人為我們宋人掙足了麵子,這一戰,大家都期待著你呢,你一定會贏的!”
“我們都相信你!”
“我們都把……”
那人還沒說完,就被旁邊的人一杵,他尷尬地看了蘇軾一眼,笑著舉了舉拳頭。
聽著在場人所說的,蘇軾微笑的臉龐也慢慢地沉了下去,因為他也漸漸地感到了此戰所蘊含的巨大影響。如此大的陣勢,即便是當年自己與大唐宰相張九齡一戰,也未掀起過如此的波瀾。而今不止江湖,更牽動了朝野王侯和唐國名家劍客,想必無論結果如何,這一次的劍會,都將會名垂青史。
在這之前,蘇軾總是聽之任之,隨性自己,甚至戰與不戰,都在抉擇,而今事已至此,無關勝負,卻在榮辱,如此一般,似乎隻落得個非贏不可的目的。
可是,對於蘇軾而言,壯誌已沒,被棄僻遠,真的還存在與天爭雄的決心嗎?
亦或是,他真的有扼住命運的咽喉,戰勝李白,乃至整個宋國、大唐的能力呢?
這些,現世暫時給不了答案,隻能等待曆史去上演。
也許將來的某一天,人們還會談起這一次的決戰,但無論言辭多麼的絢麗精彩,他們都無法體會到那一刻在場者所經曆的驚心動魄。
蘇軾望著在場每一人略帶興奮的臉龐,正色道:“蘇軾謝謝各位的支持,但是現在,我必須先走了。”
“這麼快……”
“蘇大人……”
人群中發出嘈雜的聲音,大家麵麵相覷,都有挽留蘇軾的意思,但卻誰也不敢站出來。一旁的嚴羽立馬站起來,道:“蘇大人,我這就去給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