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六大開八大招【三更】(1 / 1)

站在旁邊觀看的尤啟達見到蘆誌強施展出八極拳八大殺招之一的猛虎硬爬山後,忍不住讚歎道:“厲害,這才是猛虎硬爬山應有的風采啊!~”

在八極拳裏,六大開和八大招都被稱為絕技,所謂的六大開即是頂、抱、擔、提、挎、纏;

這個頂就是指上領、下沉、左頂、右拉四麵八方勁發力的十字整力;

因為頂和肘相連,所以在八極拳裏有許多施展肋擊的用法,例如避肘、崩肘、擁肘、掩肘、抱肘、檔肘、滾肘、纏肘、盤肘等。

抱則是緊縮一團,枕戈待發,寓攻於防,防中有攻的技法;

擔是以拳輪為力點,由上往下的蓋、砸拳法;

提主要是指後足跟、膝等腿法方麵的變化;

挎是指彎臂短擊法和快摔法;

纏則有大小之分,小纏纏腕,大纏纏臂;

在八極拳的拳譜裏介紹六大開時,用了句歌訣為:一打頂肘左右翻,二打抱肘順步趕,提挎合練單揚打,順步腰身便是纏,翻身頂肘中堂立,打開神拳往後傳。

除了六大開外,所謂的八大招則分別是閻王三點手、猛虎硬爬山、迎門三不顧、霸王硬折韁、迎風朝陽掌、左右硬開門、黃鶯雙抱爪、立地通天炮。

實際上六大開和八大招屬於八極拳的立拳之本,亦是五行相生之理;

要知道八極拳以前在北方被稱為把式、八式,在其他地方又稱為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開門八極、開拳等;

門中弟子喜歡將六大開稱為六打開,所謂的開,意思是擊倒,打開門戶;

至於六大開根本就是八極拳的六種打開方式,八極拳的很多套路,可以從六大開和八大招的動作裏組合起來,使其變化相連接,而其中單獨把六大開的某一個動作集中在一起的套路,常被稱為六開趟子。

八大招裏最有名的,應該屬於此刻蘆誌強施展出來的猛虎硬爬山了。

因為這一招赫然正是李書文老前輩的成名絕技,李書文擅長八極拳、劈掛掌、練大槍,因為其槍法和拳術天下無雙,被稱為‘剛拳無二打、神槍李書文’的美譽。

據說這位李書文老前輩在成名以後,與人比武較技,常常使用猛虎硬爬山一招所向無敵,後來更是在動手之前,直接向對手說明隻用猛虎硬爬山,又或者是兩拳一肋;

於是很自然的,猛虎硬爬山便成為馳譽武林,令人聞虎色變的致命絕招了。

事實上在八極拳門內,猛虎硬爬山的招式,幾乎絕大多數的弟子基本上都學過,可是這一招在每個人手上施展出來的威力,卻大大不同。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神槍李書文手裏,猛虎硬爬山是天下無敵的絕招,可是到了普通八極拳門人手裏,卻是很普通的兩拳一肋罷了,這就是區別!~

如今蘆誌強施展出來,周圍觀看的學員們恍惚間,竟有種拔開迷霧的感覺。

與旁邊的圍觀者相比,此刻站在台上頭暈眼花的熊向飛更是不堪,他腳下踉蹌,如同喝醉了一般東倒西歪,還是蘆誌強伸手將其扶住,這才稍微穩住了身形。

看到熊向飛恢複了正常,蘆誌強抱拳微笑道:“承讓了!~”

有些恍惚的熊向飛晃了晃腦袋,沒有開口說話。

這會兒他的心情十分複雜,望向蘆誌強的眼神更是帶著一些畏懼之色,因為在剛才打鬥過程中,他仿佛看到對麵那個小白臉瞬間化身為可怕的下山猛虎般,鬥誌昂揚,氣勢凶狠的全力撲擊;

那股子凶猛暴烈的氣勢,硬生生把熊向飛給嚇得心生畏懼之意,再加上拳速太快,導致根本來不及閃避。

猛虎硬爬山歌訣有雲:‘虎撲爬山氣勢狂,硬打硬上打塌牆。’

一拳落敗後,熊向飛恍恍惚惚之間,竟在腦海裏摸索到了一點關於猛虎硬爬山的真正含義。

這一招並不是普通人所認為的招式多麼精妙,大家都知道猛虎硬爬山不過就是兩拳一肋的簡單組合,能夠擁有這麼勇猛的威力,最主要的是鬥誌,出拳時要擁有獅子搏兔,全力以赴的心態才行。

古人說得好:‘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古代用兵尚且如此,打拳亦是這樣,隻要勤學苦練,在臨陣破敵時懂得隨機應變,將一切變化了然於胸,施展出來的猛虎硬爬山才會像李書文老前輩那樣,變成真正令對手害怕的無敵絕招。

熊向飛想到這裏,猛得抬起頭來,極其真誠的向站在對麵,臉上掛著一抹淡淡微笑的蘆誌強行禮道:“多謝蘆前輩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