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視病
(一)電視迷綜合征
目前,電視已在全球普及。電視日夜提供的娛樂和巨大信息流,使許多國家和地區掀起了電視熱。
電視迷綜合征是由於迷戀電視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改變。尤其是兒童,身體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大腦神經功能還不健全,缺乏思維分析識別能力,更易患此病,所以多發生在3~15歲兒童。病人表現為性格孤僻,時刻想看電視,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不關心他人和周圍事物,學習自覺性差,愛模仿電視中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尤其愛模仿武打、凶殺、妖魔等動作,甚至於自言自語、手舞足蹈;晚上睡眠差、常作惡夢、精神差、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有些孩子,為了趕看電視節目,吃飯時狼吞虎咽,或邊吃邊看,影響唾液、胃液的分泌,時間長了,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迷戀電視的孩子,由於長時間坐姿不正,甚至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結果引起正常身體姿勢的破壞。加上身體活動少,缺乏體育鍛煉,並經常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久而久之,便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表現為體質虛弱,抵抗力降低等。
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次數和時間,要養成先學習後看電視的良好習憤,處理好學習和看電視的關係。
2)選擇適合兒童和中小學生特點的節目,如萬花筒、歌舞、知識天地、動畫片兒等一些趣味性、科學性、知識性強的專題節目和文藝節目。
3)利用電視這一現代化的教育工具,讓孩午跟電視學文化、學英語,把電視節目和學校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刻苦學習的精神。
4)孩子一旦迷戀於電視,出現電視迷綜合征時,要讓孩子暫時中止一個時期,不看電視,或嚴格限製看電視的次數和時間,逐步引導孩子克服迷戀電視的習慣。這樣,一般症狀會逐漸好轉。症狀嚴重時,要同時請醫生診治。
(二)電視眼病
長時間在較近的距離盯著閃爍的熒光屏會使眼球充血、流淚,連續收看電視達4~5小時,可出現視神經疲勞、視力暫時減退。小兒的神經係統發育尚未完善,連續長時間看電視,很容易影響他們的正常發育而造成近視。
在暗光下長時間看電視,可能會影響視力。因為人的眼睛裏有兩種視細胞。一種叫錐狀細胞,它專管在白天或明亮光下看東西;另一種叫杆狀細胞,它則負責在夜晚或微弱光線下看東西。杆狀細胞內含有一種特殊的感光物質,稱為視紫紅質,是由維生素八和一種蛋白質合成的。感光後在光化學變化中,維生素八遭到破壞,如果長時間在微弱光線下看電視,維生素八破壞量大,又沒有及時得到補充,就會引起維生素八缺乏,使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失調,在暗環境下視物不清,眼發幹不適。嚴重時會導致夜盲症。此外,世界上有不少地方都發現,有的眼疾患者,立體視覺衰弱,遠近高低難辨,甚至將大海當成藍天。據悉,立體盲比夜盲、色盲的危害更嚴重,主要是由於看電視時間過長引起的,發病率已達1.2%。
防治措施:
1)看電視的距離不要太近,持續時間不要太長。一般來說,電視機高度以能平視或稍微俯視為好;距離以熒光屏高度的4~6倍的距離範圍內觀看,不要超過7倍的距離;方向宜在與熒光屏成30度角。收看過程中,盡量利用換節目的間歇時間閉上眼睛,稍微休息一下,或者離座朝遠處看,做幾節眼保健操。
2)熒光屏亮度要適宜,對比度適中。
3)室內最好有一定的照明。但不要直接照視熒光屏和觀眾的眼睛。
4)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八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肝、胡蘿卜等。使視網膜杆狀細胞及時獲得充足的營養。
(三)電視癲癇病
癲癇俗稱“羊角風”。是由於腦部興奮性過高的某些神經元突然大量放電所引起的腦功能的短暫異常。其特征為間發性感覺障礙、肢體抽搐、意識喪失、行為障礙或自主神經功能異常。
電視癲癇病屬光敏性癲癇的一種。患者本身有光敏性疾病,這種光敏性特異體質多屬遺傳。其病理生理機製是:由於電視微波具有反射、折射和偏射的性能,能使電位敏感性較高的神經細胞產生光電效應。強烈的熒光屏上的視覺信號被視網膜神經細胞接受,使局部神經組織的電位和生物電流發生錯亂,引起視覺中樞的異常放電,當這種異常放電迅速向大腦中心結構擴散時,擾亂了神經中樞的正常功能,從而引發癩癇。
電視癲癰病在西方並不罕見,估計每1萬人中就有1人患此病,在我國近年亦有報道。在敏感的病人中,三分之二有電視誘發性癲癇發作。電視誘發性癲癇常發生在以下幾種情況:離電視機過近,電視圖像閃爍或圖像滾動,頻道變換,幾何圖形失真,背景扭動,病人的健康狀況不佳,如月經期、疲勞、患有其他疾病、情緒不好等。
防治措施:
對光敏感的病人,最好不要看電視。或者采用單眼觀看或看時不要過於靠近電視機。室內光線不宜太暗,必要時可戴變色鏡。盡量避免調旋扭,轉換頻道。
發作時要注意防止跌傷或碰傷。
抗驚厥藥物對電視誘發性癲癇的療效較差,發作間歇期一般不需服藥,隻要避免看電視,一般不會發病。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四)電視斑疹
茶餘飯後,擰開電視開關,瀏覽祖國和世界各地的節目,確實是一種良好的享受。既可鬆弛一下勞累一天的緊張情緒,又能得到陶冶性情和增長各方麵知識的目的。然而要提醒看電視的觀眾,您每次看完電視節目後,不要忘記去洗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電視打開以後,由於內部電子流對熒光屏不斷轟擊,可使熒光屏表麵及其附近產生大量的靜電荷。靜電荷對空氣中的灰塵有明顯的吸附作用,由於灰塵中常會有大量的微生物和變態粒子,如果粘附在人的麵部皮膚上,不及時清除,就會使麵部長出難看的黑色斑疹,稱為電視斑疹。
防治措施:
1)保持房間清潔,看電視時注意同電視保持一定的距離,看完電視後養成用香皂洗臉、洗手的好習慣。
2)麵部一旦起了斑疹,先停止收看電視節目1周,每天用醋泡過的洋薑在臉上有斑疹的部位輕擦幾次,一般幾天後就會消除。
(五)電視輻射
電視輻射,主要是指X線。是由顯像管熒光粉層在電子束的轟擊下輻射出來的X射線,也就是人們通常講的“X”光,肉眼是看不到的。當這些X射線輻射到人體時,對細胞組織具有損害作用。但是,看電視時,X射線是否對人體有害,則要根據兩個因素來考慮。
一是輻射量的大小。電子束轟擊熒光屏時所發出的能量轉換成熱能的約占80%,轉換成光能的約占20%,而轉換成X射線能的僅占0.25%左右。這種X射線能隨著電視機功率增加而增大。因此,屏幕尺寸越大的電視機,所輻射的X射線能亦相應增大;彩色電視機的輻射要比黑白的強烈。並且由於兩種顯像管的結構不同,輻射的方向亦不相同。彩色電視機的周圍都有X射線輻射,而黑白電視機隻集中在熒光屏的對麵。但是,任何電視機X射線輻射量都遠低於所規定的安全係數。生產電視機的廠家為減少X射線的輻射,加厚了熒光屏玻璃,能阻止相當一部分X射線能發出;還在熒光屏玻璃中加入氧化鉛、氧化鋇等吸收X射線的金屬物質,促進對X射線能的吸收,減小箱射。二是看電視時櫃離的遠近。因為X射線隨距離的加大而減弱,而且隻能直線輻射,所以看電視不要離熒光屏太近。總之電輻射並不可怕,使用電視機是安全的。但是由於長時間、短距離、正對熒光屏收看,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防治措施:
1)看電視時不要距熒光屏太近。一般認為看黑白電視時應距1米以上,彩色電視在2米以上為宜。收看大屏幕電視時,不要坐在正中位置。在調節電視機時,養成側麵調試的習慣,以減少X射線對人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