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年的說什麼死不死的。”彩月笑嘻嘻地看著我說:“小姐,年初一的話真的很靈驗呢?不想這麼快就應驗了。你記不記得,除夕夜你給夫人拜新年時夫人說:‘跪,當然要跪。’這個跪不就是‘貴’的諧音嗎?”
聽她說了半天還沒說到正題,我不由惱了,“枉我教你習文寫字,說了半天還沒沾到邊,我不聽也罷!”
“小姐,你別急嘛,你聽奴婢說。”她轉身確認關嚴了門就快步來到我身邊,低下身說:“下午我到夫人處送果子,剛走到外間,就聽三姨娘談起你的婚事,我想三姨娘定是提親來了,就折轉身躲在帷幔後聽她們談話。三姨娘本打算給你說了一戶人家,說那家男子品貌、才情是如何如何好。奴婢心裏替小姐高興,哪知夫人卻‘唉’的歎了了口氣說明年皇上要選秀,十四至二十的官家女子都在候選之例,老爺這次打算將小姐送進宮。”
彩月把洛夫人語氣中的喜怒、擔憂學得惟妙惟肖,我聽得如一聲驚雷!倏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夫人真是這樣說?”
“小姐,奴婢就知道你會高興,早早的就想來告訴你,你卻一直睡著。”彩月嘻嘻地笑了幾聲,那興奮勁就象她找到了一位如意郎君似的。
我高興嗎?我可不是洛海棠!聯想到前些日子洛老頭和洛徑成的爭吵,以及除夕時洛夫人的話,知道彩月說的必定是真的了。
彩月接著又說:“夫人說她和公子都不同意,公子還因這事同老爺爭執起來。三姨娘也覺奇怪,她說以前為何不將你與大小姐一同送進宮,那樣姐妹間也有照應,大小姐都去了兩年了,倒要把你送進宮。其實奴婢也不明白,那時小姐也願意進宮,老爺卻強烈反對,現在又是為何?”
我扭頭看著彩月問:“我娘怎麼說?”
“夫人就說你現在變了很多,有幾分象大小姐,老爺想你定能得到皇上的寵愛。因為皇上對大小姐的愛,現在仍然很照顧洛家,但畢竟人不在了,而現在曹妃得勢,曹家在朝中不可一世,老爺……”我捕住彩月話裏的信息,大小姐走了兩年了,洛雁行真的是紅顏薄命?從彩月和其他下人嘴裏不難知道洛雁行心善,這樣的人在宮中隻怕難於立足。既然已死去了一個女兒,為何那老頭還要送一個女兒入火坑?為了自己在朝中的得失就要以犧牲女兒的自由和幸福為代價?我對那老頭得憎恨又多了幾分。開春後就要開始選妃,離現在也沒多久了,可我還沒找到回家的路,我該怎麼辦?
這樣的事應該算好事吧,為什麼他們都不告訴我呢?我能否靠裝病來躲開呢?
終於到了正月十五,這一早一家人就圍在一起吃湯圓,洛夫人倒是有心,做了各種陷的湯圓,但我什麼味都沒吃出來。洛夫人滿臉喜悅說吃了湯圓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真的能如此嗎?我在心裏卻做另外的打算。知道這天大街上會很鬧熱,全家人都會去觀看,原本就盼望能見識一下古人的元宵節,現在更是期待。
畢竟是京城,這裏的街道比我想象的還更寬。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隨著歡呼聲響起,舞獅、舞龍的隊伍從街道兩頭出現了。在現代也能見到耍龍舞獅的,隻是遠沒有古代的這麼形象逼真,彩月興奮不已,唧唧呱呱說過不停,我卻一句都沒聽進,他們一年中難得有幾次這樣的機會,可我們在現代什麼節目沒見過,而且我此時的興趣並不在這裏,隻仔細打量著四周的房屋和街道。
彩月拉拉我的衣衫大叫:“小姐,快看!踏橋。”什麼踏橋?我抬頭,遠遠地見人群中有數人高高立於人群,原來這就是我們現在稱為踩高蹺的一種表演。在現代,除了在電視上看過這種節目還從未親眼見過,便多看了幾眼。隻見表演者把長木條綁於腿部,根據角色的需要,木條長短不一。有的舞劍、有的跳躍;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等,他們扮相滑稽,動作逗人,引得人捧腹大笑……
一上午的時光就這樣過了,我也有了不小的收獲。我知道夜晚還有節目,越是鬧熱越利於我的行動,午飯後就關在房中做準備。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民間對此特別看重。白晝為市,熱鬧非凡。街上已點起萬盞彩燈,似一條條長龍繞街而行,不僅如此,樹上、河裏都是形態各一的燈,不時還有焰火在空中綻放,“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寫的就是這上元節的盛況。
我一直尋找脫身的機會,但哥和彩月都在身邊。再轉到一處,圍觀的人不少,卻是猜燈謎。這裏錦衣公子,布衣平民都有,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擁有眾多的參與者和圍觀者。“棠棠,我們也去猜猜!”洛徑成拉著我擠進了人群。看他們有的抓耳搔腮,有的低頭沉思,也有的迅速地說出了謎底。洛徑成是此中高手,轉眼已猜出幾個。此時不走更待何時?見他們的注意力都在猜謎上,我深深看了看他們一眼,畢竟他們都是待我極好的人,然後轉身向反方向走去。請繼續關注:皇後歸來—洛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