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先別煩惱——快樂是人生的主題(2)(1 / 3)

渴望得到別人的讚美畢竟不如自己讚美自己來得容易。既然我們需要讚美,既然讚美可以讓我們更上層樓,催我們奮進,那就讓我們學會讚美自己吧!

一個喜歡棒球的小男孩,生日時得到一副新的球棒。他激動萬分地衝出屋子,大喊道:“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他把球高高地扔向天空,舉棒擊球,結果沒中。他毫不猶豫地第二次拿起了球,挑戰似的喊道:“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這次他打得更帶勁,但又沒擊中,反而跌了一跤,擦破了皮。男孩第三次站了起來,再次擊球。這一次準頭更差,連球也丟了。他望了望球棒道:“嘿,你知道嗎,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擊球手!”

後來,這個男孩果然成了棒球史上罕見的神擊手。

是自己的讚美給了他力量,是讚美成就了小男孩的夢想。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像小男孩一樣登上成功的頂峰,那時再回首今天,我們會看見通往凱旋門的大道上,除了腳印、汗水、淚水外,還有一個個驛站,那便是自己的讚美。也許有一天你會贏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但你會發現,隻有自己的讚美才是最美最真實的!

人家的竊竊私語與你何幹。讓人家去說長道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絕不因為暴風而傾斜。

——但丁

樂觀是一個指南針,讓你駛向成功的彼岸,闊步前進;樂觀是一劑良藥,可以醫治苦難的傷痛。為了美好的人生,請讓樂觀主宰你自己!

生活如同一麵鏡子,你對他笑,他就對你笑;你對他哭,他也以哭臉相示。持有什麼樣的心態,也就擁有什麼樣的人生結局。

悲觀主義者說:“人活著,就有問題,就要受苦;有了問題,就有可能陷入不幸。”即使一點點的挫折,他們也會千種愁緒,萬般痛苦,認為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人。一如英國哲學家羅素所形容的“不幸的人總自傲著自己是不幸的”。悲觀主義者把不幸、痛苦、悲傷做成一間屋子,然後請自己鑽進去,並大聲對外界喊著:“我是最不幸的人。”因為自感不幸,他們內心便失去了寧靜,於是不平、羨慕、嫉妒、虛榮、自卑等悲觀消極的情緒應運而生。是他們自己拋棄了快樂與幸福,是他們自己一葉障目,視快樂與幸福而不見。

樂觀主義者說:“人活著,就有希望;有了希望就能獲得幸福。”他們能從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品嚐到甘甜,因而快樂如清泉,時刻滋潤著他們的心田。

任何事物本身都沒有快樂和痛苦之分,快樂和痛苦是我們對他的感受,是我們賦予他的特征。同一件事情,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就會有不同的感受。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他處於何種境地,而在於他是否持有一顆樂觀的心。

改變別人不容易,若要得到別人的好感,必須先改變自己,因為這樣才能心想事成。

——永崎一則

不妨給自己一個笑臉,讓來自於心底的那份執著,鼓舞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飛向最終的成功;讓微笑激勵自己產生前行的信心和動力,去戰勝困難,闖過難關。

有個王子,一天吃飯時,喉嚨裏卡了一根魚刺,醫生們束手無策。這時一位農民走過來,一個勁地扮鬼臉,逗得王子止不住地笑,終於吐出了魚刺。

一對夫妻因為一點生活瑣事吵了半天,最後丈夫低頭喝悶酒,不再搭理妻子。吵過之後,妻子先想通了,便想和丈夫和好,但又感到沒有台階可下,於是她便靈機一動,炒了一盤菜端給丈夫說:“吃吧,吃飽了我們接著吵。”一句話把正在生悶氣的丈夫給逗樂了,見丈夫真心的笑了,她自己也樂開了。就這樣,一場矛盾在笑聲中化解開來。

雪萊說過:

“笑實在是仁愛的表現,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橋梁。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容易溝通了。”

笑是快樂的象征,是快樂的源泉。笑能化解生活中的尷尬,能緩解工作中的緊張氣氛,也能淡化憂鬱。既然笑聲有這麼多的好處,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讓生活充滿笑聲呢?不妨給自己一個笑臉,讓自己擁有一份坦然;還生活一片笑聲,讓自己勇敢地麵對艱難。這是怎樣的一種調解,怎樣的一種豁達,怎樣的一種鼓勵啊!

為何老是有人喜歡對他人惡言惡語?我想可能是大部分的人都誤以為肯定了他人的優點,便會跟著減損了自己的光榮所造成的。

——歌德

下麵是快樂生活的一些具體的小智慧,大家可以從中有所借鑒。

1.收集快樂記憶

快樂是一種愛自己的表現,為自己收集、儲存快樂的感受,記下今天發生的五件樂事,把樂事清單夾在筆記本裏,當需要打氣時,讀一讀樂事清單,重溫所有的快樂感受。

2.和朋友說說貼心話

人人喜歡貼心話,也需要貼心話,一句得體的貼心話像久旱甘霖,能適時撫慰受傷的心靈,也能鼓舞人心。